同樣都信上帝,為何基督教國家比天主教有錢?金融制度的差異,竟讓經濟領先300年

2023-03-20 12:40

? 人氣

新教和天主教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主張,一個要求信徒自讀《聖經》,一個反對自讀《聖經》,是否真的造成新教國家與天主教國家之間的教育大分流,並使它們之間的人力資本差別懸殊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量化歷史學者將研究集中在比較兩組國家之間的識字率上。歷史學者查閱了歐洲各社會的結婚書約檔案,看個體在結婚書約上是正式簽名,還是只畫了個「十」字,或乾脆聲明「不會簽字」—這跟中國人以前文盲畫押簽字一樣。如果能簽名,就認為他能讀書;否則,就是文盲。圖7.7八引自佩雷菲特《信任社會》,該圖顯示了在歐洲,每個國家在哪個時期實現了過半的20到30歲男子識字。從圖中可見,以新教為主的瑞典、丹麥、荷蘭、德國以及英國一些地方在1700年以前就達到半數男性識字,英國北部、法國北部、比利時、奧地利則是18世紀完成半數男性識字,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南部這些天主教社會,則要等到19世紀甚至20世紀才實現過半男性識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圖7.7:歐洲各地區達半數年輕男子識字的時間(圖/八旗文化)
圖7.7:歐洲各地區達半數年輕男子識字的時間(圖/八旗文化)

以瑞典為例,瑞典以路德宗新教為主,教會在17世紀發動了多次消除文盲運動,到了1700年,超過80%的青年能讀書寫字。而另一個極端是義大利,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和中心,於14、15世紀翻譯、印刷了大量的古希臘著作。在宗教改革運動之前的1480年,義大利比任何其他地區都擁有更多活字印刷機,書籍出版領域活躍,引領著歐洲的文化潮流。可是,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中,義大利效忠羅馬教廷,讓教育倒退。結果,直到19世紀末期、20世紀上半葉,義大利才實現過半年輕男人識字的目標。西元800至1600年,西方科技發明中有25%到40%是義大利人的貢獻,而在1726年後,他們的貢獻率下降到3%。可見,在宗教改革後,義大利倒退嚴重。

圖7.8顯示,1850年,歐洲國家的文盲率與新教徒占比之間有顯著的負相關關係:新教人口占比愈高,文盲率就愈低。也就是說,由於新教反對教會壟斷《聖經》的解釋權,主張教徒自讀《聖經》,新教社會必然會重視教育。到了1890年,整體而言,以小學教師占人口比例算,新教國家的小學老師占比更高,天主教國家則不及。

圖7.8:1850年時歐洲國家文盲率跟新教徒人口占比的關係(圖/八旗文化)
圖7.8:1850年時歐洲國家文盲率跟新教徒人口占比的關係(圖/八旗文化)

正因為教育決定一國的人力資本高低, 新教因為要求自讀《聖經》 而重視全民教育, 天主教反之,16世紀後期以來,新教與天主教國家之間的人力資本差距不斷擴大,造成前文所述新教國家發展更快、天主教國家落後的結局。這是基於人力資本對1600年以來兩組國家分流的解釋。

在歐洲政治制度發展方面, 議會於12世紀首先在西班牙出現,隨後從歐洲南部往其他城邦擴散,但從16世紀開始出現嚴重分化。在一本量化歷史著作中,三位學者比對了天主教和新教國家的議會制度發展史, 發現: 如果以議會每年實際開會的次數和對國王的權力制衡程度評估,那麼到18世紀末,西班牙等天主教國家的議會基本上已沒什麼作用,而英國、荷蘭等新教國家的議會對王權構成實質性制約。議會權力的差別也導致新教和天主教國家後來出現分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