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價錢,你要1台MIT風機還是2.5台歐製風機?他道出離岸風力產業的國產化困境

2018-07-23 16:51

? 人氣

明明能安全地國產化軟著陸,何必弄得機毀人亡

政府現在陷入一個迷思是,非得強制國產化,才有辦法發展臺灣本土化離岸風電產業!但以往我們作高鐵、捷運、汽車產業的國產化,全都失敗了,所以這次國產化當然也是必定失敗。那怎麼辦,到底怎麼樣才可以國產化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去年(2017)下半年在討論強制國產化的過程當中,很多國內外專家,以英國經驗,強調穩定的投資環境,特別是「每年穩定成長的開發量」,是發展國產化的關鍵。英國政府透過一次幾個小區塊的招標模式,每兩三年進行一次招標,逐步開發,不只讓國內產業可以慢慢學習,也讓外國廠商遇見未來的市場。故臺灣在示範風場才興建完兩支,還在示範階段,就接著透過場址規劃作業辦法,一次將大量區塊灑出的作法,實在令人憂心。

從歐洲國家發展離岸風電的經驗指出,其實並不需要定強制國產化的高額費率,只要營造穩定的投資環境,很多廠商自然會在風場開發國,進行某一程度的聚集,就是一種自然國產化的效果。英國就是這樣子成功的代表性國家。(當然外國不敢強制要求國產化的主因,與WTO、歐盟競爭法有關)我國現在採用強制國產化的方式想要硬著陸,倒像是自己給自己設好的困境了。

作者介紹|高銘志

致力參與國內相關能源與氣候法制之研究計畫與活動,推動國立清華大學成為東亞能源法之研究頂尖樞紐地位。歷年來主要參與的法案包括:《核能電廠提前除役條例》草案、《非核家園推動法》草案、《永續能源基本法》草案、《能源安全及非核家園推動法》草案等,現為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也是綠學院 Green Impact Lab創業教練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綠學院(原標題:三分鐘帶你看懂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國產化困境)

責任編輯/林安儒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