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賣空》演的是真的!資深財經記者揭親身經歷,道出金融業不為人知的內幕

2023-01-26 09:30

? 人氣

在金融人士的世界,交易檯彼此競爭,銀行外部人員(或甚至其他交易檯)完全不知道實際情況,這些都很自然。混亂的交易執行業務交給後臺(銀行裡的另一個部門,社會地位較低),也是很正常的事。唯有金融人士理解那些費解的術語,對此習以為常。他們在電子螢幕上用抽象的數學進行交易,腦袋與生活完全脫離現實世界裡、證券化的含意,一點也不奇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種模式確實存在例外。正如電影《大賣空》〔The Big Short,改編自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的著作〕所描繪,二○○五年與二○○六年,正值CDO 與CDS 的熱潮,幾位避險基金投資者卻決定做空次級房貸的金融工具。之所以想出這個策略,是因為有個金融人士去了佛羅里達,恰巧遇見某位鋼管舞者貸了幾筆她根本還不起的貸款。

親眼看一個活生生的人類處於金融鏈末端,呈現出金融手段的矛盾之處。事後回想起來,這有點令人吃驚,畢竟在整體情況中,人的存在十分罕見。少有金融人士願意費心跟借款人交談,全面去看底層的情況。金融人士的鳥瞰心態,人類學家的蟲瞻視角,簡直是兩個極端,因此才會導致局勢陷入危境。

有時,我試著向金融人士指出這點,但他們往往隨便聽聽。我之後對英國《衛報》(Guardian)記者巴頓解釋:「倫敦的銀行人士反彈很大,他們說:『妳為什麼要大力批判這一行?為什麼那麼負面?』諸如此類的。」二○○七年,我前往瑞士達沃斯,參加世界經濟論壇,一名權勢很大的美國政府人士站在講臺上,揮舞著我的文章,把我當成是散播謠言的範例。

另有一次,二○○七年春末,倫敦某位資深金融人士請我去他的辦公室,抱怨說我老是用「隱晦」、「難懂」等字眼描述信用衍生性金融商品。他覺得這類詞彙根本是大驚小怪,沒有必要。他指責道:「那又沒有很難懂!不管誰需要什麼東西,用彭博社的機器就找得到。」

「不過,那百分之九十九、沒用彭博社機器的人呢?」這個問句把那位金融人士難倒了。他好像從沒想過,那些人可能有權關注金融情勢。我心想,彭博社村又來了。金融人士沒在思考或談論的事情,才是至關重要的,然而,人們卻早已習慣忽略。布赫迪厄曾經表示:「意識型態最有成效的影響力,是不用言語傳達的影響力。」

美國小說家厄普頓.辛克萊(Upton Sinclair)更簡潔有力地斷定:「倘若不知就有薪水可領,要他求知可是非常困難。」這樣的問題不該只有金融人士承擔,媒體的文化模式也很重要。身為記者(局內人)的我比較難看見那些模式,畢竟我是所處環境與自身定見造就的產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