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為何到死都不稱帝?揭秘背後真實原因,其實很有智慧

2022-11-21 14:16

? 人氣

東漢建立以後,世家大族鼎盛,與干政奪權的宦官逐漸形成了水火不容的態勢,而漢末天下大亂的直接起因,就是因為西元一八九年,宦官與外戚爭權,隨後宦官十常侍誅殺大將軍何進,引發董卓作亂而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士族階層看來,宦官在整個東漢時期為了奪權,一直殘殺、打壓士族,以致釀成宦官禁錮士人終身的兩次「黨錮之禍」,在這種士族與宦官長期勢不兩立的對抗格局中,在士族看來,作為大宦官家族出身的曹操,天生就有政治缺點。

儘管曹操一直試圖擺脫這種宦官家族的名聲拖累,他本身更是在漢末的董卓之亂中「首倡義兵」,並領兵作為關東聯軍的一分子協力進攻董卓,但是士族階層仍然看不起他。後來,在與「四世三公」、作為士族代表的袁紹對戰時,袁紹的下屬、後來位列「建安七子」的陳琳在《為袁紹檄豫州文》中,就揭露曹操的家世說: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曹)騰,與(宦官)左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父(曹)嵩,乞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

因此,陳琳更是在檄文中直接痛罵曹操是「贅閹遺丑,本無懿德,僄狡鋒協,好亂樂禍」。儘管罵得很難聽,但說的基本上是事實。

陳琳在袁紹敗亡後被曹操大度赦免,但士族階層仍然深刻鄙視這位「贅閹遺丑」出身的亂世奸雄。

建安元年(一九六年)八月,顛沛流離的漢獻帝被「獨具慧眼」的曹操迎接到了許縣,此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在擁漢派的士族大夫們看來,挾持漢獻帝的曹操「實為漢賊」,因此,從建安五年(二○○年)到建安二十三年(二一八年)的整整十八年間,擁漢派的士族前後三次發起了針對曹操的刺殺行動

第一次刺殺行動發生在曹操迎漢獻帝後四年,建安五年(二○○年),二十歲的漢獻帝劉協不甘心做傀儡,於是密詔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董承設法誅殺曹操,然而事情洩漏,董承以及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全部被曹操誅殺。

第一次行刺失敗十四年後,建安十九年(二一四年),盡忠漢朝皇室的伏氏家族試圖行刺曹操未果,隨後整個伏氏一百多人被曹操斬殺滅門。

就在曹操臨死前兩年,建安二十三年(二一八年),擁漢派的士族少府耿紀、司直韋晃也起兵試圖誅殺曹操,失敗後,耿紀和韋晃也被「夷三族」。

儘管曹操前後十八年間共挫敗了三次刺殺行動,然而擁漢派的士族階層前仆後繼,不顧家族被滅門也要奮起刺殺的英勇,也極大地震撼了曹操。因此,儘管在稱帝的道路上步步推進,但是曹操明白,他的內部並不穩定,很多士族只是迫於他的威權和兵勢默不作聲而已,所以儘管到了臨死前一年(二一九年),已經是「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但曹操仍然心生顧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