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有苦難言,當上司希望你做出能夠支持他們立場的研究結果,該怎麼辦?

2015-04-12 20:00

? 人氣

「呼,保護我們的孩子,免於性侵的恐懼。多麼鏗鏘有力的說詞。虧他們想得出來。」我往椅背一靠,看著天花板,吐出了這幾句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既然在準備考試,我與馬克就用了這個案子來當做練習:這個論證本身有沒有瑕疵?

其實這是一個充滿瑕疵的論證:我們根本很難用統計方法證明,發放免費公車貼紙造成了性侵案件增加。道理很簡單,免費公車貼紙並不是隨機發放,而是校長依照實際學生的狀況而給予,即便有辦法證明獲得貼紙的這群學生的確有較高的被性侵率,也無法排除是因為其他共通的因素所造成;例如清寒學生普遍居住在治安較差的地方、普遍居住在離學校較遠的地方、公車班次過少導致通勤時間拉長,因而有較多的性侵案件發生。

「這其實不需要懂量化研究,也可以透過邏輯判斷看出破綻。」我搖了搖頭說。而馬克則道出了一個讓人悲觀的事實:但群眾是盲目的,人們各自有自己的事情,他們只想知道結果,很少關心推論,一個研究做出來,甚至連議員都不見得真的花心思去看這些研究。在說法有說服力,又有數據佐證的情況下,這個充滿瑕疵的推論便很可能少有阻礙地被通過了。輿論如流水,能操作議題而左右輿論者,就能更改重大政策。

我下意識地吐出了一句話:「人的能力有極限,但愚蠢沒有。」我不知道這席討論在隔天的考試當中,給了我們多少分數的提昇,但很顯然地,在這些社會情境中,人們有時要的不是正確答案,這時我們該怎麼辦?

社會如同一個有機體,人們各自有自己的專業分工,而政治當然是一個應該具備高度專業的行業。然而,當專業的能力無法受到同等專業的監督討論,那些專業就可能淪為議題操作的工具。我們的確需要透過政策研究的專業,來產出更好的公共政策,並且評估其執行效率、成果,但我們同時也需要有足夠能量的研究單位在議會、民間,否則公共利益很容易便會受到影響。

最近台灣又到了地方首長選舉的季節,各黨候選人無不卯足全力。這些年在選戰廝殺中,出現了某一種現象:有些候選人開始利用研究結果或數據資料包裝專業形象,但這些說法和引用數據通常很少在候選人之間辯論交流,最後淪為單純的宣傳工具。

同時我們也看到,台灣的社會對社會科學的碩博士缺乏重視。在言必稱知識經濟的現在,卻沒有足夠的研究能量被放在公共領域。寧可坐視法案用橋的、預算按比例「統刪」的,也不願意花錢強化民意機關的研究能量,並且讓公共政策回歸專業討論。

可喜的是,在網路的時代,台灣仍然存在著一批熱心於公共政策,同時又具備專業素養的人,他們仍在網路上默默耕耘著。希望把文章看到這最後的你,也能夠在接下來的地方縣市長選舉中,對公共政策有不同的觀察。讓我們期待有一天,台灣終因這些努力,而帶來一些些改變。

文/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作者 理查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