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財報選股,營收、獲利哪個重要?Netflix股價告訴你:這種股票漲得比較快

2022-08-23 09:40

? 人氣

圖4.1:營收成長與評價之間的關聯。橫軸為2022年的營收成長,縱軸為企業價值/2022營收(圖/天下文化)
圖4.1:營收成長與評價之間的關聯。橫軸為2022年的營收成長,縱軸為企業價值/2022營收(圖/天下文化)

投資科技股需要不同的心態。傳統的金融教科書會教讀者專注在盈餘、最大的獲利、買回庫藏股與股利,但是科技股的投資人必須有不同的思維,因為科技股投資人專注於成長,所以當一間公司的獲利能力開始大幅上升,精明的科技股投資人應該要問:「你們難道沒有其他的成長專案要投資嗎?」而當公司開始支付股利時,聰明的投資人應該要問:「就這樣了嗎?你們沒有別的構想可以讓業務繼續成長,所以你們要退休並把錢還給股東嗎?」我要說的是,這兩個舉動並沒有什麼不對,在適當的時機絕對是正確的做法。但是當一家公司做這兩件事的適當時機來臨時,科技股投資人在這時可能不會想要投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前面我沒有提到的盈餘成長策略中,併購是很常見的方式。我還是會把併購列在「財務工程」,不過我知道這樣把併購說得太簡單。我認為應該是營收的自然成長(由單位營收增加、推出新產品、進軍新市場,或是漲價來驅動)會比併購成長更吸引人,而且對科技股投資人更有價值。但我也看過很多併購案創造龐大的財務價值,並推升中長期的股價。過去25年來我追蹤的併購案中,最好的可能是這幾個:eBay在2002年併購PayPal、Priceline在2005年併購Bookings.nl、Google在2006年併購YouTube,還有Facebook在2012年併購Instagram。我也可以把Yahoo!在2003年併購Overture也算進來,當年Yahoo!還是領先市場的數位媒體公司,這項併購案讓Yahoo!在新興的搜尋產業具有很大的領先優勢,但後來Yahoo!把這個優勢讓給Google。我也可以把Yahoo!在2005年併購阿里巴巴的事也算進來,不過那一次不算是併購,而是投資。Yahoo!花了10億美元買進阿里巴巴30%的股份,那30%的股份到了2020年的價值高達2500億美元,理論上相當於250倍的報酬。

我在這裡只強調一些好的併購案,稍後我也會提到不好的併購案,但是我愈思考好的併購案就愈發覺,科技產業主要是靠營收自然成長來創造股東價值。截至2021年2月為止,亞馬遜的市值高達1.6兆美元,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雖然亞馬遜一路走來併購許多公司,但是沒有一間公司對亞馬遜的市值有實質的貢獻(也就是超過10%)。亞馬遜最大的併購案是2017年以140億美元併購全食超市,但這筆交易是否值得,恐怕還要很久才會知道;YouTube是Google很大的收購案,但是很難說Google目前的市值有1/4是來自這筆收購。YouTube的成功主要是因為Google對YouTube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與資源,我實在不確定YouTube如果沒有被Google併購,是否能存活下來,因為在併購的時候,YouTube已經深陷很多法律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