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除了講對不起,還可以說什麼?講出這兩個關鍵字,更容易取得對方原諒

2022-06-14 12:40

? 人氣

道歉講出兩個關鍵字,更容易取得對方原諒(示意圖/AP)

道歉講出兩個關鍵字,更容易取得對方原諒(示意圖/AP)

為了好好的終結危機,道歉成為企業一定要做的事,但卻有藝術與技術層次的挑戰。為什麼要道歉?該為什麼事情道歉?誰應該代表企業道歉?到底對誰道歉?道歉就可以終結危機?這許多的問題不僅在危機管理小組反覆討論,也存在於律師與公關顧問之間的專業爭辯,更考驗企業負責人的決策智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0 英國石油漏油事件】

我很抱歉。為了這件事,我們對民眾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壞感到很歉疚。沒有人比我更想要結束這件事,我要我的生活恢復從前。

Tony Hayward, 英國石油執行長

【2012 年蘋果地圖功能】

蘋果一直努力打造可提供最佳經驗的產品,但前一週發表的新地圖服務卻未能履行該承諾,我們對客戶因此遭受到的挫折深深感到抱歉,並將竭盡全力讓地圖變得更好。

Tim Cook, 蘋果董事長兼執行長

【2016 年迪士尼奧蘭多鱷魚攻擊小孩事件】

作為一位父親和祖父,在這個損失的時刻,我的心與 Graves 一家同在。我的思念和祈禱與他們同在,我知道迪士尼的每個人都和我一樣,表達最深切的同情。

Robert Iger, Disney 董事長兼執行長

【2018 臉書資料外洩】

我們有責任保護用戶的數據,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一點,就沒有資格再為用戶提供服務。我努力想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及要怎麼做,才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Mark Zuckerberg, Facebook 創辦人

四種不同的道歉,究竟是從企業的角度出發?還是受害者的角度出發?究竟只有道歉說法?還是有具體的行動?

事實上,道歉是有學理依據的。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兩位教授 Roy Lewicki & Robert Lount,曾經發表於期刊的研究顯示,道歉效果好壞取決於企業的用字遣詞。這也說明,企業道歉說對話,將產生事半功倍的成效。

這項研究了解人們究竟對怎麼樣的道歉用語最有感?因此運用六項道歉的關鍵用語進行測試:

1. 表達遺憾(regret)
2. 解釋錯誤發生
3. 承擔責任
4. 陳述後悔(repentance)
5. 提供補償或改善做法(repair)
6. 請求原諒(forgiveness)

在近 800 人的研究調查中發現,人們對於承擔責任與提出補償或改善做法最有感覺。畢竟表達遺憾只是廉價的口惠,人們希望聽到的是「我願意承擔責任,並採取具體行動修復錯誤」。這才是道歉最有效且最高的指導原則。

其他表達後悔或請求原諒的部分,大多數人比較無感。特別針對請求原諒部分,畢竟人們還在當下的情緒,無法立即「原諒企業」,也還需觀望具體實踐所承諾的改善做法。

另外,人們傾向接受「企業因為能力不足」的道歉,反而對於「企業因為缺乏誠信(Integrity)」的道歉,比較無法接受。企業道歉時謙卑的語氣、真誠的態度、情緒的掌握,以及專注的眼神,都會影響人們的觀感與道歉的效果。(延伸閱讀:為何想要解決衝突,卻將對方越推越遠?《衝突歸零》選摘)

整合危機現場經驗與理論原則,企業可以從情、理、法三大層面,掌握道歉的藝術與技術。

訴之以情的定調

掌握社會觀感,也就是人們最在意的感受,並且訴求同理心。人們最關心的是可憐的死傷人士、吃了有害物質擔心害怕、投資卻血本無歸的權益影響、企業過失或欺騙造成的損失等。這些就是道歉最需要強調的重點,表達對人們感受的在意。

如果事情很明顯是企業的責任,訴之以情的道歉就可以開大門走大路,就像前面義美的聲明稿「我們賣的,我們負責」。至於類似「對於輿論的紛擾,表達最深的歉意」等,此一無法針對人們情緒找到出口的說法,建議還是少說為妙,以免引起更大的反感。

在危機管理現場,經常會有需要釐清法律責任的事件,律師往往會擔心訴之以情的道歉,會讓企業承擔沒完沒了的法律責任。事實上,有經驗的律師都知道,有時候第一關道歉的妥善處理,有助於日後審判的輿論塑造,還有所有的法庭審理會依據實際的證據,而不會只依照道歉所承認的錯誤。因此,有經驗的律師總是會願意與公關夥伴合作,找到比較好的訴之以情道歉說法。

當奧蘭多迪士尼樂園發生鱷魚攻擊事件,迪士尼董事長兼執行長 Robert Iger 正在參加上海迪尼樂園開幕活動。艾格一方面派奧蘭多迪士尼樂園的負責人立刻趕回處理,另一方面與受害者的父親,第一時間通電話表達慰問。

我既是父親也是祖父,

我無法想像,你們正在經歷的一切。

我是迪士尼的最高階主管,

我希望你們從我這裡知道,

我們將竭盡所能幫助你們度過難關。

摘錄自《我生命中的一段歷險》一書

作為一位資深的執行長,他絕對知道任意與受害者家屬溝通可能造成的法律責任。但也就是因為他的同理心,讓對方願意放下,並表示:「答應我,不會讓我的兒子白白犧牲」。後來也順利的和解,並且以孩子的名義成立基金會。

理的支持論述

如同前面學理的依據,人們希望聽到的道歉是「我願意承擔責任並採取具體行動修復錯誤」。因此,在道理面的支持,重點放在目前當下可以採取的商業行動。當然,如果可能最好再輔以如何確保未來不會再發生,部分系統性的商業行動,例如強化人員的教育訓練、重新檢討並強化內控流程等。

法的溝通取捨

人們對於法律理解的過分簡單,對應危機事件的複雜訴訟,其實溝通上有其一定的難度。因此,危機道歉的場合,未必需要主動溝通未來會採取的法律攻防行動,頂多被問到時提及「配合有關單位調查,提出相關事證」。除非危機案件中,企業受到其他企業、個人牽連,導致必須負起責任,這時才建議可以主動表達「對於事件其他相關者,企業將採取必要的法律行動」,以捍衛企業的權利。

作者簡介|王馥蓓

SDG傳教士,TFT為台灣而教董事
台師大GF-EMBA副教授、輔大企管系副教授
前台灣奧美董事總經理

在30年職涯中,王馥蓓累積品牌發展、公關與危機管理、整合行銷,以及SDGs/ESG永續發展等專業。在奧美服務期間,協助客戶導入危機管理系統、教育訓練,也擔任策略諮詢。曾處理的客戶危機,包括美妝業、食品業、零售業、金融業、化學業、科技業、旅遊業、能源業等,並曾於金融研訓中心、工商協進會等,擔任危機管理授課老師。擁有荷蘭鹿特丹管理碩士、輔大企管學士學位,以及企業永續管理師證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危機解密:從預防到修復的實戰管理》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