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肝工作年薪百萬,撐個幾年就能財富自由?真相:忍到這一年,多數人會先病倒

2022-03-14 16:10

? 人氣

高成就者仰賴的另一種防衛機制是「分裂」,也就是一種全有全無的思考。除了第一名,其他都是失敗,事情的結果被簡化成零和賽局,沒有灰色地帶:拿金牌是獲勝,銀牌則丟進河裡。這種態度解釋了為什麼任何的挫敗,都會抹煞先前全部的成就,以及為什麼減少工作量,即便只是減少5%,高成就者就會認為自己開始自滿了,不夠努力。說到底,他們是在恐懼自己會表現不佳,被公司掃地出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外,神經性高成就者還會否認他們的衝動是如何傷害自己,或是傷害身邊的人。他們看不見自己不需要那麼拼,他們不切實際的高標準,帶給別人太大的壓力,不自知他們的完美主義傾向與狂躁的精力,如何讓同事與部屬的日子難過。

許多神經性高成就者和梅麗莎一樣,靠成功來「滿足毒癮」,調節情緒,不再感到低落。腎上腺素提供他們接著做下一個計畫急需的精力。這個循環會升級,開始成癮。為了達成同樣的「吸一口」效果,訂下更高的目標。然而,他們爬得愈高,要完成的事也愈多,失敗的風險也變成好幾倍。強迫自己當第一名與成功的需求,很少會消失,甚至超出工作的領域。

如果碰上逆境時,「獲勝」成為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此時是一般性高成就者與神經性高成就者的分野。雖然財務報酬可以解決實際的問題,成就本身無法解決潛意識的衝突或人際關係,也無法協助你處理強烈的情緒。先前的章節提過,早期人生的創傷經歷,有可能讓人變得難以調節情緒。舉例來說,如果缺乏克服「害怕」這種強烈情緒的能力,那麼因為失敗而感到的害怕,有可能達到恐懼的程度。當「做出成績」成為減輕或調節此類情緒的單一策略,神經性高成就者將永遠無法學到承受此類情緒的方法。

我們一般會以為,高成就者的父母也是高成就者,對子女有著很高的期待,造成子女認為得到愛與被人接受的方法,與成就密不可分。我認識的某些人的確符合這樣的描述,但不一定如此:個體更為複雜,而且大家的背景很多元。以我這些年來見過的例子來講,許多神經性高成就者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不論是想要獲得父母的愛、讓自己免於傷害,或是脫貧與遠離混亂的成長背景,成就可以解決問題。我聽到的故事有各種版本,但共通點是下定決心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這些人無疑體驗到極大的壓力,備感威脅。有的人想像如果遭遇挫折,自己就會一敗塗地、喪失競爭優勢,可能連工作都丟了。然而,真正該問的是,他們究竟是在回應內在還是外在的威脅,以及他們的反應理不理性。即便明顯存在外在威脅,如果心底想要有成就的衝動,甚至不惜傷害健康或個人關係,其實通常是在回應內在的威脅,例如:害怕自己軟弱、不夠好或不安。此外,也可以從試圖遠離早期創傷經驗的角度,了解想要獲勝的衝動。失敗或甚至是小挫折,全都可能讓高成就者想起過去的創傷,以及被壓抑的情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