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起民航劫機事件!機上工程師持斧頭硬闖駕駛艙,43年後犯案動機仍疑點重重

2021-12-11 09:30

? 人氣

第三起疑點是施振明中槍的經過,〈劫持事件〉寫到,當駕駛艙門一打開,只見駕駛台前玻璃窗全部碎爛,正副駕駛均受傷,劫機犯的行動不明。空服員一湧而入,可能壓制嫌犯或注意飛機的情況。報導還提到乘客聽到約六次槍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關於施振明中槍的細節,〈暴徒妄圖劫機未逞・安全人員鄭良殲兇〉提到,門打開後 ,空服員一擁而入,發現正副駕駛受傷,接著機上安全人員鄭良拿槍擊斃施振明。但在〈亮出剪刀〉裡,其他空服員收到駕駛艙的緊急訊號後,安全人員鄭良 獨自一人把駕駛艙門踢出一個大洞,並且把頭探進踢出來的大洞,發現施振明跟兩名駕駛纏鬥 ,於是拿槍瞄準施振明的頭部開了一槍。最後是〈華航反劫機英雄昨榮歸〉,細節又有所更動。鄭良跟機艙長蕭義雄破門而入,鄭良先是舉槍嚇阻施振明,但施振明依然攻擊副駕駛,於是第一槍打在施振明的肚子上,發現歹徒沒有停止動作,第二槍才將他擊斃。 如果綜合前面三個疑點來看,有很多地方不合理。

首先是施振明威脅機師的過程,〈亮出剪刀〉如此寫施振明威脅機師的過程,拿一把銳利的剪刀指著機長的後腦勺,威脅不成,猛刺兩刀,最後拿起榔頭重擊機長。為甚麼他要使用兩種武器,單用剪刀威脅機師,不是更為有效嗎? 其次是外頭的空服員進入駕駛艙的細節,先別說駕駛艙艙門光用腳就踹壞了,這件事聽起 來多荒謬。使用斧頭、滅火器及鐵棒,以上這些器具造成的結果,也難以混淆。而且進去的空服員到底有幾位?每個人的因應行動是甚麼? 以上的疑問將會影響第三個疑點——施振明中槍的細節,先前提到施振明威脅、攻擊機師 ,造成飛機劇烈擺動。在這情況下,為甚麼安全人員選擇利用槍枝?在飛機上下起伏,機身不 穩的情形下,使用槍枝不會誤傷正副機師或打壞駕駛儀器嗎? 如果是等好幾位空服員都進入駕駛艙,安全人員才使用槍枝制止施振明,在機艙都是人的情況下,難道不會增加使用槍枝的難度?再說如果安全人員獨自進到駕駛艙,發現施振明跟副 機師纏鬥,為甚麼可以放膽用槍,而不擔心會擊傷副機師?

可惜這些疑問,當時並沒有見諸報導,當時也沒有人深究其中的諸多不合理處。後續的新聞報導,都是讓飛機平安降落的機師,和制伏劫機犯的空服員,受到公司跟政府的褒獎。整起事件的詳細經過,和劫機犯的犯案動機, 就這樣埋沒在歷史的洪流中。

這架831客機再度出現在新聞版面,已是八年後的事情,這架班機遇到了另一起飛機上絕對不想遇到的事故——墜機。在1986 年2月16日,這架從台北飛往澎湖的飛機,因為降落在馬公機場失敗,意圖重飛時墜落在附近海域。 墜機和劫機,這兩件人們最不想碰到的飛行事故,居然被831客機碰上了,這時也只能感嘆命運的安排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原標題:臺灣第一起民航劫機事件-華航831劫機事件)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