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從鬼門關搶人命!堅守死亡第一線26年,生命線志工痛揭每句「不想活」背後淚水

2018-03-14 10:30

? 人氣

在一旁的主任黃進南更補充,自己值一次大夜班可要睡上三天才能恢復體力,疲累程度可想而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余信康分享,凌晨三點到五點是人精神最差的一段時間,有時候真的會忍不住就打起瞌睡。以前總是戰戰兢兢、怕惹求助者不開心,所以一直勉強自己通話,但累積多年經驗後,現在的他學會誠實跟求助者坦承身體狀況,而求助者也大多能體諒。

不要「過度用力」,才能找到對方真正想要的東西

站在絕望情緒第一線這麼多年,余信康認為,想給予真正溫暖且有效的鼓勵,最重要的就是先搞清楚對方需要的東西是什麼。「很多時候你會覺得你想幫助人就是對的,但其實不是這樣啊!」有些人期待陪伴,有些人期待金錢援助,對症下藥去溝通和協調,才能避免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感一夕之間就瓦解。太用力想指導對方該怎麼做才正確,反而只會招來反效果。

今年已經61歲的余信康,平日從事化工產業,隨口問他想不想退休享清福了,他挺起腰桿、想都沒想地就回答:「生命線還有很多事等著我做,以後應該會放更多心思在這邊。」對他來說,即便這份協談工作並沒有支薪,在心靈上獲得的灌溉,早已遠超過金錢所能衡量的價值。除了助人帶來的快樂之外,他也提到,成為幹部後要負責訓練新人,看到他人慢慢在進步,也讓他有了更強的成就感和榮譽感,支持他在志工路上繼續打拚。

採訪尾聲,他也提及目前心中掛念的困難。半夜是許多人特別脆弱、需要求助的時候,但卻因為協會志工平均已經59.6歲,體力很難再支援半夜的工作,所以每晚只有兩、三線電話能提供求助,人手其實不太足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今年特別到校園招收新志工,期盼找到更多年輕的有志之士來幫忙,創造更多溫暖。

社會無法完美無缺,但卻能因為這些志工的奉獻而變得美好一些。全台灣有無數像余信康這樣的無名英雄正默默奉獻,儘管社會並未給他們什麼風光表揚,他們依然忙得甘之如飴,只願有更多人響應,在每一個孤寂的夜晚,為那些無助心靈點燃一絲光亮。

攤開一封又一封的感謝函,雖然只是簡單幾行字,對這些志工來說,卻已是無比珍貴的肯定。(圖/鐘敏瑜攝)
攤開一封又一封的感謝函,雖然只是簡單幾行字,對這些志工來說,卻已是無比珍貴的肯定。(圖/鐘敏瑜攝)

想獲得更多相關資訊或貢獻心力,歡迎至高雄市生命線協會臉書了解。

責任編輯/蔡昀暻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鐘敏瑜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