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幸福路上》叫好不叫座?他道出背後原因,竟是台灣人也未必察覺到的認同危機

2018-03-14 10:01

? 人氣

我記得小時候,曾經在彰化的外婆家,跟著其他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一起幫忙著這些零活。當時年紀太小,沒有意識到自己在串珠子的當下,以客串的身份參與了全球生產供應鏈的分工體系。當然,那年代沒人在乎一例一休或其他勞資爭議,對經濟條件困苦的我們,這些家庭代工所帶來的微薄收入,可是一筆重要的額外經濟來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花了一些篇幅講述了我的個人生命經驗,其實要帶出來的訊息是,「幸福路上」的的確確就是講述我們這世代的故事,毋庸置疑。它不但是政治的,也是階級的。它面面俱到地、深怕遺漏地幫我們複習了成長過程中每個分鏡表,想要讓我們再次回溫成長的苦澀、政治的不公,以及濃濃的草根庶民性格。那些種種,今日被稱為「台灣味」的東西。

這樣一部具有企圖心又帶著溫暖色調的電影,不是理應票房大賣嗎?況且近年國片票房破億,好像也都慢慢習以為常了。「大尾鱸鰻」、「我的少女時代」及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狂破四億,「KANO」、「陣頭」及「總鋪師」也破了三億,還有一堆破一億、兩億的國片。而「幸福路上」的票房呢?根據「中華民國電影票房資訊系統」截至2018年1月14日統計,是660萬。

網路上同溫層的朋友們都很難過也很焦慮,只能一直狂推這部電影「口碑發酵」。欲言又止的疑問是:那誒安ㄋㄟ ?

其實不難回答。既然這是一部政治動畫片,其實答案還是得回到台灣當前的政治脈絡來探索。

決定電影票房是否賣座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是讓觀眾找到情感認同的印記或是情感宣洩的出口。舉近年台灣國片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嶺2008年11月「海角七號」為例,當時台灣剛結束阿扁八年執政,扁政府末期的爭議讓許多台灣人的情感苦無宣洩的管道,「海角七號」中大量的台語及本土元素,某個程度上複製然後自我複製了台灣人心中的驕傲光榮,然後不斷地鼓吹朋友進戲院支持相挺,有許多人當時都進戲院看了不只一次。這樣的心理因素成就了當時的海角風潮(當然這部電影還有許多成功的因素,包括選角、故事及音樂等元素。)

「幸福路上」這部電影,則遇到了台灣社會集體情感困惑、價值爭議的分歧點,特別是在民主發展及社會運動兩條軸線的脈絡上,在台灣現實生活的畫面,對接不上電影裡的敘事軸線。某種意義上來說,台灣政治社會史的敘事,突然在今日出現了轉折或甚至斷裂,且至今仍眾聲喧嘩,定義不一。在各方搶爭話語權的當下,「幸福路上」突然沒有了結局。一直努力追求幸福的台灣人,在片中遍尋不著幸福,而在戲外,幸福好似更加遙遠。幸福路上,好像看不到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