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的老師那麼愛出選擇題?奧地利一張全非選考卷,讓她看見台灣教育最大盲點

2018-01-09 11:41

? 人氣

只好由他折取,玫瑰、玫瑰、紅玫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荒地上的玫瑰。

******

這首詩採用大量擬人法,沒有「我」這個主詞,是一首第三人稱的詩。詩的內容顯然是在敘述男孩與女孩沒有結果的愛情。男孩非常主動,女孩如一朵供人觀賞的玫瑰,若即若離,又嬌縱蠻橫。

為什麼不斷重複「玫瑰」這個名稱呢?我個人推斷,詩人藉此來製造一種急促的節奏感,正好呼應男孩急切呼喊玫瑰的模樣。

在德語文學中,「把花折斷」就是代表「強行奪取少女的貞操」。我覺得最後一段男孩折取玫瑰的畫面,充斥著暴力。德文原意是:「狂野的男孩折斷了荒地上的小玫瑰,小玫瑰抵抗並刺著男孩,但毫無效果,唉,只好忍受痛苦。」

再把整首詩重讀一次,突然感到毛骨悚然,這個男孩根本就是不折不扣的暴力情人。整個情境不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約會暴力」嗎?

仔細一看中文版本,也能看出男孩的霸王硬上弓:「玫瑰刺他也不管,玫瑰叫著也不理,只好由他折取。」

回想我小學時候,這首「野玫瑰」還被納入課本裡面,當時歌詞可是唱到倒背如流呢!但沒有人教我們,這首歌的內容其實在描述男性對女性的暴力,課本也只是跟我們強調旋律曲調多麼優美,男孩多麼喜愛玫瑰,簡直就是變相美化這首詩的黑暗面啊!

我們在中學讀的詩,很多都是拐彎抹角的情詩,不僅有精神上的純愛,也有赤裸裸的性愛,也有這樣強迫女子就範的驚恐場景。不過倒從沒聽說哪位家長擔憂是否太早讓孩子了解情愛,反而是希望青春期的孩子,能夠好好了解情愛的美好,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情愛也有極黑暗的一面。

不只看字面意思,更是要去思考底下的意義。

這堂課程不叫做「詩詞分析」,而是「詩詞詮釋」,我覺得是很有智慧的。分析只是舉列客觀條件,然而,更進一步的去詮釋內容,就是為了讓學生發展自己的獨特想法。正因為切入的角度不同、背景不同、在乎的事物不同,每個人對詩的感受自然不盡相同。

就拿《野玫瑰》這首詩吧,也有同學覺得最後那句「玫瑰、玫瑰、紅玫瑰,荒地上的玫瑰」,可能是玫瑰對自己的勉勵,就算受到凌辱,也依舊昂首告訴自己:「我是一朵美麗的紅玫瑰。」也有同學說,這首詩寫於十八世紀「狂飆時期」,當代的特色就是掙脫道德束縛,男孩可能沒有付諸於行,他可能只是心裡意淫著玫瑰,想要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才有這些強摘玫瑰的幻念。

其實,在學校時,一聽到又要上詩詞詮釋,大家都是叫苦連天,也會抱怨:「學這個要幹嘛啊!」不但要絞盡腦汁思考「作者想要表達什麼」,還要寫「我在這首詩中感受到什麼」。雖然情詩很美,可是當你詮釋了數十首深夜中掛在樹梢或山頂的月亮,也掰不出來新的感想時,實在很害怕又有月亮出現欸!

長大後,我才了解,這堂「詩詞詮釋」一方面能傳承德語系文化中的文學精華,讓學生了解短短幾行的詩詞,能夠運載多大的力量,還可以建立觀察文字的能力。我們意會到,很多事情不能只看字面意思,更是要去思考底下的意義。

原來,藉由這堂課,奧地利學校想要告訴我的是:許多問題就是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只要你使用適當的工具,用心去思考,就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答案。而老師,也必須把工具交給學生,並教他們如何使用的方式,讓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酸恬苦辣(原標題:我的奧地利老師給我的啟發:許多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有你的答案!)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