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出隱形感染源,不讓死後確診成破口?學者:疫苗普及前,3大解方可有效降低致死率!

2021-06-18 13:10

? 人氣

專家建議,應增加採檢盡早找出患者,善用監控治療與血氧機降低醫護壓力,控制確診致死率。(圖/顏麟宇攝)

專家建議,應增加採檢盡早找出患者,善用監控治療與血氧機降低醫護壓力,控制確診致死率。(圖/顏麟宇攝)

近2周來,台灣每日確診新冠肺炎人數逐漸趨緩,死亡人數卻未等比例下降。

專家建議,應增加採檢盡早找出患者,善用監控治療與血氧機降低醫護壓力,控制致死率。

「每一位受到感染,因此失去生命的國人,都是台灣這個大家族的一份子。身為總統,我要再次表達最深切的不捨與歉意。」6月11日,總統蔡英文針對防疫工作的談話中,將降低重症率及致死率列為重點目標,因為全國實施3級警戒近1個月來,每日確診人數雖明顯下降,死亡人數卻仍未獲有效控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6月15日,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患總數為13238人,其中460人死亡。

死亡案例當中,有超過300人發生在今年6月,致死率也因此由6月1日的1.54%,上升至6月15日的3.47%,已經高於全球平均2.17%。

「致死率」高低並非評估防疫成效的唯一指標,還必須與疫情流行波段一併分析,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去年全球爆發第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英國致死率皆曾高達10%,相較之下,今年才出現第一波本土流行疫情的台灣,「目前」致死率還不算太高。

但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觀察,台灣的致死率曲線持續向上,意味著疫情仍在升溫階段,況且有部分病患是在確診24小時內死亡,須先釐清原因,才能防止致死率繼續飆高,「致死率高的原因,究竟是病毒變強、民眾警覺性不夠,還是醫療量能不足以照顧好病患,都必須有效釐清,才能對症下藥。」

早期發現》揪出隱形感染源

仔細分析指揮中心公布的資料,6月9日到15日之間的152例「確診死亡個案」當中,有41人在確診1周內死亡,另有18人在死後確診,其中7人到院前已無生命跡象,死後確診病患又可分為「採檢日早於死亡日」,以及「採檢日就是死亡日或晚於死亡日」。

染疫死亡的因素很多,無法一概而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分析,高齡、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的民眾,一旦染疫的致死機率明顯高於其他族群,國內確診死亡病患當中,60歲以上就占將近9成。

但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王明鉅分析,「確診後1周內死亡」的病患,確實有可能是高齡長者或本身有慢性病史,導致病情急速惡化,但勢必也有部分病患是太晚被發現才回天乏術,「台灣的醫療能力再好,面對病入膏肓的重症者,也很難救回。」至於死後確診,更代表病患直到病危或死亡前,都沒被發現染疫。

「如果公衛與醫療體系,能增加早期診斷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能力,並提供醫療協助,(死後確診)數字一定會下降。」王明鉅直言,政府現有的採檢量能太少,再加上隱藏在社區的病患因為3級警戒不敢任意就醫,是致死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