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有多重要?成功和憂鬱症、社交焦慮和平共存的精神疾病患者道出最真實的自白

2021-01-06 17:43

? 人氣

孤獨這件事是這樣的,你愈覺得孤單,就愈會認定每個人都討厭你,於是你就愈不想去接觸別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

孤獨這件事是這樣的,你愈覺得孤單,就愈會認定每個人都討厭你,於是你就愈不想去接觸別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

住在倫敦的蜜雪兒.羅伊(Michelle Lloyd),非常清楚憂鬱症、社交焦慮和孤獨綁在一起是怎麼回事,因為她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與這三者打交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想,我第一次感到孤獨,是在很小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和其他的小孩不大一樣,因此我花很多時間獨處,比朋友獨處的時間多更多。我的父母後來離了婚,這件事讓我覺得非常、非常孤單,因為我沒辦法和任何人說這件事。」

那麼憂鬱症呢? 

「憂鬱症和焦慮是在我上大二的時候真正確立的。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和任何人互動,也不告訴別人原因。我向家人、朋友和所有人隱瞞這個情況。」

大學畢業後,蜜雪兒住在曼徹斯特。「我開始工作,剛結束一段感情。我覺得非常孤單、也非常無助,覺得活著很沒意思,但我從來沒想過要輕生。我只是希望不要再有任何感覺,不要再去面對人生。」

後來,她去看精神科,醫師開了抗憂鬱劑給她,從此一直服藥到現在。「但你知道嗎?」她說,「很多人其實只是想要有個說話的對象。我有去求醫,但我覺得那些醫師無法給我私人的關懷。然後你會想,世上怎麼可能有人想要當我的朋友?怎麼可能有人想要認識我?」這個念頭再度使孤獨感浮上心頭。

「孤獨這件事是這樣的,你愈覺得孤單,就愈會認定每個人都討厭你,於是你就愈不想去接觸別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那麼社交焦慮是怎麼出現的? 

蜜雪兒告訴我,和一大群人在一起往往使她緊張不安。「經常發生的情況是,我和朋友去參加活動,但中途我就必須離開,因為我會覺得非常不舒服,然後恐慌情況發作,所以我不得不離開。身處於一個沒有退路的情境,其實很痛苦。所以我一定會先想好提早回家的藉口。

「假如我在某個情境中感到焦慮,我寧可獨處。這有時會給人一種不禮貌或是冷漠的印象,不過我只能用這種方式應對。我現在對朋友開誠布公的程度,比從前進步很多了。他們會說,『你可以只待一個小時,隨時可以離開。』或是『你不必覺得你需要待一整晚。』這讓我好過很多。」

令人意外的是,蜜雪兒喜歡和其他人待在一起,但她真正在意的是連結的品質。她最珍惜的朋友,是那些知悉且了解她為了憂鬱症和焦慮所經歷的掙扎的人,他們並不小看她的掙扎,或是將她的狀況汙名化。

「我會對一小群我挑選過的人開誠布公,因為他們懂我。我想,讓別人稍微看見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其實是件好事,因為當你敞開自己,接納與其他人的連結,它就會發生。假如你逃避接觸外界,就會讓孤獨狀態持續下去。」
同時,退縮也可以被視為一種信號,代表她的憂鬱症惡化了。「我通常察覺得有點太遲,」她老實說,「我和家人很親,假如我不接他們的電話,就代表我可能快要陷入心情非常低落的狀態。假如我開始迴避其他人,我就知道我可能開始進入惡性循環。我依然會設法上班,但我真的只是去上班,下班後直接回家,然後結束一天。」

我很想知道,她還想出哪些策略,來管理自己的憂鬱症和焦慮,不讓孤獨找上她。

她說,答案是互動交流,但只和她最親近的朋友。「我會試著和某個人聯絡,用訊息或電郵簡單說,『我這個周末過得不太好,你想找一天和我喝個咖啡或做其他事嗎?』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即使心裡真正想說的是,不,我誰也不想見。我也會盡量對別人更坦白一點。若某個人了解你正在經歷的事情,並且能感同身受,你們之間就產生了羈絆。這不是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必須有某個東西把你和對方牽在一起,你們之間必須有某種連結,而且必須是自然發生,不能勉強。」

她彷彿必須強行壓抑憂鬱症和焦慮在她體內的作用,來做到這些事,但她還是盡力做了,因為她知道,這些人際關係擁有療癒的力量。

「這真的讓人很累,」她承認,「因為你必須無視內心的恐懼。但我發現,當我稍微跨出舒適圈一小步,就會得到回報。過去幾年來,我意識到有很多人也有和我類似的問題。他們其實一點也不詭異或奇怪。這些狀況真的很普遍, 只是我們都避而不談。」

蜜雪兒的故事為我們突顯出,憂鬱症、社交焦慮與孤獨的感受有什麼差異。但是有個問題依然存在:這三者間的關係為何如此牽扯不清?大家都知道,孤獨是憂鬱症的一個很大的風險因子,但這兩者只是恰好共存於某些不幸的人身上,還是它們之間有密切的關聯? 

我向紐約的心理學家蓋.溫奇(Guy Winch)提出這個問題,他著有《情緒OK 繃》(Emotional First Aid)一書。

「我將它們視為不同的臨床實體,」溫奇對我說。「某些人可能覺得孤獨,但依然對於正在做的事情非常感興趣, 不論是嗜好或工作。憂鬱的人不會展現太多活力,或是對任何事物的興趣或熱情。它是更總體、更系統性的狀況。」

「它們為何如此相似?」我問。

「長期憂鬱的人最後可能會變得孤獨,這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經營人際關係,」他回答,「孤獨的人若處於極度孤立的狀態,就有可能變得憂鬱,而人們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陷入極度孤立的狀態。」

溫奇以一位患者的例子來說明。這位患者以為自己有憂鬱症,於是前來求診。但事實上,他感受到的只是與配偶失去連結的狀況。當他能夠與配偶再度交流,憂鬱的症狀就解除了。「他的狀況是孤獨,而不是憂鬱。」 

溫奇說,遇到這種案例時,「我會和他們密集處理連結的問題,或許是用新的方式與配偶連結,也可能是用具體方式與老朋友連結。」

另一方面,他經常遇見極度憂鬱、但與其他人有很深連結的患者。「他們有深愛他們的配偶。在陷入憂鬱狀態之前,他們非常清楚這個連結的存在。陷入憂鬱之後,他們會覺得那個連結被關閉且奪走,不過一旦憂鬱狀態解除,又會再度感覺到連結。」

至於社交焦慮,個人經歷所扮演的角色,和基因一樣重要。關於孤獨,有個基本假設,那就是人際關係有助於減輕孤獨,然而並非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我們想要的,或是可以幫助我們得到連結的感覺。史提夫解釋說,「人類是彼此的重要資產,但也可能是巨大威脅。」

卡喬波如此解釋:「你會有與其他人連結的動機,但胡亂和別人連結也可能會導致死亡。某個神經機制會啟動,使你對於連結產生些許的懷疑或猶豫不決。」此外,假如你經常受到很深的傷害,那麼那個神經機制有可能變得強大到令人痛苦。」

假設你成長期間被家人虐待或漠不關心,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很難信任陌生人,在面對陌生的社交互動時極度焦慮, 因為你很害怕再度受到傷害,這是情有可原的。

史提夫研究孤獨造成的影響(細微到分子學層次),他表示,重複出現或是巨大的威脅實際上會改變大腦,背負著情感傷痕的人會「對威脅與拒絕形成一種神經生物學的敏感度」。對於天生有社交焦慮傾向的人而言,這種敏感度反映出他們的天性,而對於同時具有社交焦慮遺傳傾向和痛苦的社交史的人,焦慮的天性會被增強。不論有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社交情境中總是充滿戒心,這些人總在評估周遭的人是否值得信賴,試圖區分誰是潛在的朋友和敵人。

「假如我的成長過程很坎坷,」史提夫說,「當我進入陌生的社交場合時,我不會和我遇見的第一個人交朋友。」

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往往是謹慎與警覺。但在他人看來, 這個反應似乎顯得有所保留、冷淡,甚至是傲慢。生性友善的人或許會因此覺得被冒犯,並遠離你。於是,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對社交威脅的恐懼變成了你被他人拒絕的「自我實現預言」。

史提夫表示,我們要留意的一個重點是:並不是每個天生對威脅與拒絕非常敏感的人,都同樣容易感到孤獨,因為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有些人天生內向,像是蜜雪兒。這種人喜歡彼此互信的小型社交圈,喜歡一對一或小群體的互動, 而非大型的團體活動。他們通常喜歡獨處和觀察別人,而不是直接與陌生人互動。唯有當你想要得到連結與接納,卻無使用鴉片類藥物及成癮的風險因子,但向大眾的宣導做得還不夠。此外,我發現反向路徑同樣成立:社交連結是成癮者復原過程的關鍵要素。

在我擔任醫師和署長期間,遇過無數鴉片類藥物、酒精和其他物質成癮的人。回顧那些走過人生黑暗期、得到康復的案例,幾乎所有人都表示,他們能夠成功戒癮,是因為有可以信賴的另一半、或是一群關係親密的家人或朋友。孤獨雖然可能致命,但人際連結的療癒潛力更大。

這些研究似乎都確認,我們想要和他人連結的動力,其實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本能之一。我們透過人際關係,得到成長茁壯所需要的情感養分與力量。這個本能如此強大,以致當我們失去連結時,它會引發真正的疼痛感。而痛苦對生存所扮演的角色是,提醒我們要留意痛苦的源頭,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解決它。

當我想起愛荷華卡車司機所煩惱憂慮的問題: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有問題」,我真希望我能有機會跟她聊聊,消除她的疑慮。她的感受非常合乎常情,而且必要。她的情緒只是在警告她,生活已經失衡,需要好好照顧自己的社交需求。孤獨只是在向她發出信號,而不是在指責她。它只是想要提醒,她需要再度與他人連結,而且這件事至關重要。

若先不考慮演化的事,我們今天對於社交連結的需求和遠古祖先沒有兩樣,甚至更高,因為世界變得愈來愈複雜, 使我們很容易感到迷失與被人遺忘。或許我不需要加入狩獵行動來確保家人不會挨餓,但我仍然需要有人和我一起吃飯。或許我不需要和鄰居輪流警戒,注意野獸的出沒,但是假如我太太和我知道,我們和鄰居之間會守望相助,我們就會更有安全感。

孤獨是個內建的警訊,它提醒我們,當我們團結在一起,我們會變得更強大,不只是做為氏族與部落或是家人與朋友,而且是做為互相關懷的社群。這樣的社群正是形成健康的文化的基石。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雜誌《當我們一起》(原標題:真實而關係密切的痛楚:憂鬱症、社交焦慮與孤獨)

責任編輯/陳怡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