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賺大錢才快樂?從收入少、生活滿意度卻超高的店員身上,我才驚覺人生真相...

2017-08-31 14:49

? 人氣

「最佳的心智地圖路徑可以指引我們完成重要的目標,但我們必須辨認出生活中對我們最重要的事物,才能描繪出這些路徑。」

我從小到大最驕傲的時刻之一,是讓我父母被警察找麻煩的一個事件。必須說明在先的是,我爸媽是天底下最有愛心、最有耐性、最冷靜的父母。我會這麼說,是因為下面這個故事可能會讓你產生相反的想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爸媽很少吵架,但在德州韋科市的某個仲夏晚上,他們對週末計畫有點意見不合。當時七歲大的我認為這是不能容忍的狀況,所以我冷靜地坐下來,寫了一張勒贖紙條:「爸、媽:你們總是在吵架,所以我要逃離這個家。愛你們的尚恩。附註:我要把艾美帶走。」(艾美是我妹妹,當時五歲)

但幾分鐘後,就在我有機會逃跑之前,我發現爸媽已經停止爭吵了(或者他們一開始就沒有在爭吵)。

於是我把字條撕掉,扔進垃圾筒,然後重新寫一張語氣比較活潑的字條:「親愛的爸媽:我要展開『尚恩教育之旅』(exkurSHAWN;父母常會用這個故意拼錯的單字,稱呼我去父親在貝勒大學的神經科學實驗室或者參觀動物園的行程)。不要報警,否則我就不回家。我會監視你們的。愛你們的尚恩。附註:我要把艾美帶走。」

接著我刻意把字條放在他們一大早絕對會看到的地方,然後上床睡覺。

早上4點30分,我的鬧鐘響起,我費了一番功夫把艾美叫醒。她很開心地服從我的計畫,並且跟我一起溜到車庫去拿補給品:一把海洋世界的扇子(那時是夏天)、一個費雪牌指南針(指針沒有磁性,所以毫無用處)、釣竿(待會兒你就知道原因),還有一本法英字典(以備不時之需)。

沒有人料到一個七歲孩子所具備的方向感能惹來什麼大麻煩。一般來說,他們是對的。這就是為什麼許多母親會讓自己的七歲孩子獨自走到公車站,而且大多數的七歲孩子離家出走,通常都是跑到隔壁鄰居家。但小孩子的腦袋其實不只如此。那天早上,我和艾美跋涉了11.5公里,來到韋科湖畔的一個僻靜地點,那是父親經常帶我們去釣魚的地方(前陣子,那裡才發生一起三屍謀殺案)。

當我和艾美愉快地走到我們喜愛的釣魚地點以及後來的犯罪現場時,我們的爸媽一如往常地起床、喝咖啡、發現字條,然後打電話給想得到的嫌疑人(上述的左右鄰居、祖母等等)。

但隨著氣氛愈來愈緊張,他們打電話給警察,警察說除非孩子失蹤超過二十四小時,否則他們幫不上忙(原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真的會這樣說,不只是在電視裡)。我不確定爸媽在電話裡又說了什麼,反正過了一會兒之後,警察決定破例一次。

警察很快趕來我們家進行搜查,並且找到了被我撕掉並扔進垃圾筒的碎紙條。警官在廚房餐桌上細心地拼湊紙條,然後從紙條上讀到我父母「總是在吵架」以及我逼不得已把妹妹帶走的事。於是他們開始盤問早已心慌意亂的母親,懷疑她涉嫌虐待及誘拐兒童。

同一時間,在11.5公里外,我跟艾美正心滿意足地拉動水面上的空魚鈎,而那個釣魚點是父親幫我釣到第一條也是唯一一條魚的地方(那是一條七、八公分長的鱸魚)。

五個小時後,頂著攝氏四十度的氣溫,父親終於在一座引流橋下的灌木叢找到我們。我父母要求我在書裡特別說明,我們唯一受到的懲罰是面對默默哭泣的母親。這招很管用,直到今天,我跟艾美沒有再逃家過。

雖然當時我們渾然不知,但這段對七歲和五歲孩子來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長途旅程,靠的是人類大腦最不可思議的本領。

我之所以能夠找到並抵達釣魚點,是因為我已經根據「意義標記」繪製了我的逃家路徑。

換句話說,我的七歲大腦能把所有的資源匯集起來,讓我們抵達目的地,是因為我選擇的目的地在情感上具有極大的意義,而這要感謝以前跟著父親去釣魚的早期記憶。

《自然》(Nature)期刊裡一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章提到,人類大腦早在十八個月大時就開始繪製心智地圖了。而這個小故事說明,幼兒的大腦能夠利用心智地圖繪製能力去完成更多的事,不只是找到自己的玩具而已。

就像史前人類的大腦繪製出一條通往漿果採集點的心智路徑一樣,我的大腦運用最原始的其中一項功能,建立了一條通往釣魚地點的心智路徑。每次我們釣完魚、開車返家,我的大腦就在潛意識裡沿途記錄所有的地標和參考點。所以當我展開「尚恩教育之旅」逃家行動時,已經有一套完整的心智地圖指引我抵達目的地。

為什麼超市員工比賣座導演更快樂?

同樣的道理,在職場生涯中,大腦會不斷地儲存並記錄能指引我們達成目標的訊息。這些名為「意義標記」的心智路標,可以是任何一件你重視的事、任何一個在情感上跟你有著深刻連結的生活層面;不管是從一天工作中得到的小小成就感、透過省時省錢的方式幫助某人解決複雜的問題,還是跟同事在下班後喝杯啤酒建立情誼。

工作之所以帶來意義,或許是因為我們有能力服務社會、有機會運用潛在技能。但也或許對你而言,最重要的意義標記跟工作完全無關,例如:每晚花點時間跟孩子一起看書。無論是什麼,只要它對你來說很重要,就可以成為生活中的意義標記。

儘管我們很少想到,但我們在個人生活和職場上為自己設定的每個目標,都是以意義做為基礎。幸運的是,我們天生會把較多的精力、動力、注意力、情緒及智力資源運用在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物上,因此當我們對目標愈關注,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在職場生涯中,意義標記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華頓商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當我們的工作以正向意義標記為中心,工作動機、投入度和效率就會增為原本的三倍。

他們還發現,那些無法從工作中找到意義的員工,壓力水平和血壓都比能夠從工作中找到意義的員工要高。根據另一項研究,缺乏意義標記是預測憂鬱症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當人們開始發現工作的意義,兩年後感到憂鬱和焦慮的機率會大幅降低。

好消息是,你不必靠拯救小狗或海豚來找尋工作對你的意義。事實上,它跟你做什麼工作沒有太大關係,而是跟你個人賦予工作何種意義較有關係。

耶魯大學研究者艾美.瑞斯尼斯基(Amy Wrzesniewski)發現,人們把工作看成差事、職業或使命,差別在於從工作中找到的意義,而不在於頭銜或職位。

比方說,他們發現養老院工友也可能跟華爾街銀行家一樣把工作視為使命,只要明瞭自己的工作對他人有幫助、看見自己的長處在職場上有所發揮、而且不太看重金錢報酬。那是因為意義是由個人創造出來的,而不是工作本身。這是個好消息,因為它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讓自己的職場生涯充滿意義。

1958年,蓋洛普公司(Gallup)調查發現,活到95歲的男人平均退休年齡是80歲。這引發了喬治.蓋洛普(George Gallup)的疑問,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那些男人在過了平均退休年齡65歲之後,又整整工作了15年?他在進行調查後發現,有高達93%的受訪者說,那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86%的受訪者說,那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趣。

然而,最有意思的一點是,他們的工作並不刺激、不吸引人,而且大多數人都不認為有趣;他們既不是賣座電影的大導演、不是飛行員,也沒有花花公子兔女郎相伴。他們只是在辦公室、超市和工廠上班的員工,但因為他們重視自己的工作,所以那些工作就變得有意義、吸引人,甚至很有趣。

想想看,哪些是你日常生活中最有趣、最吸引人的部分?哪些事特別能引起你的興趣,即使旁人覺得平凡無奇?你每天早上醒來,感到興奮的第一件事是什麼?現在,想想看你目前的工作為什麼吸引你?你希望它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你希望完成哪些事,或達到什麼目標?你希望本書可以幫助你什麼?你最希望改善的技能是什麼?最希望在哪些領域擁有出色的表現?如果你能施展魔法,你想要改變個人生活或工作中的哪個部分?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將幫助你根據最深層且真實的意義來繪製心智地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野人《開啟你的正向天賦:哈佛快樂學專家研發,5大祕訣讓「潛意識腦」幫你找到幸福捷徑》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