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為什麼讀書?」國中老師的這段自白,給出最好的答案

2020-08-19 18:26

? 人氣

可是親愛的,你們不一樣,對你們來說,要獲得文憑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正因為升學這條路太過理所當然了,反而掩蓋了其他的可能性,也使得我們對於「讀書」這件事缺乏反思,而這是相當危險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之前網路流傳一篇文章,一個功成名就的主治醫生,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人人欣羨的事業,人到中年,卻抱怨人生沒有意義。

親愛的,我不希望你們像我,像那個醫生一樣,時間大把大把地過去了,才開始追尋自己要的是什麼?

如果我們照著社會告訴我們的價值來走,我們將陷在無意義的比較裡,永遠找不到出路。然後,我們會開始羨慕別人,為什麼別人可以念到第一志願,為什麼我只有第二志願?為什麼別人可以出國讀書,為什麼我只能當土博士?為什麼別人可以月入十萬,我只能拿22K?

更糟的是,我們會開始否定自己,永遠在夢想自己得不到的,而看不見自己的處境與結構的限制。膨脹自己,以為「只要努力,什麼都可以做得到」;反過來說,只要自己做不到,就過度地責備自己,「如果我做不到,一定是因為我不夠努力」。可是,我們從來沒有問過自己:「你喜歡讀書嗎?讀書能讓你快樂嗎?除了成績和文憑以外,讀書讓我獲得了什麼?」

這幾次上課,每次我一進門,你們就問我:「老師,你為什麼要讀書?」我不想提供答案,因為我相信,對每個人來說,這個問題會有不一樣的答案,我不希望你們將我的答案視為「標準答案」。但如果你們問我,我現階段的答案會是什麼?對畢業三個月以後的我來說,「讀書」的確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離開那套功績主義式的體制後,我才發現,讀書不再是為了那一分兩分,也不再是為了得到什麼立即的「利益」。我很開心地發現,當我的生活中遇到了甚麼樣的困難,我過去受的教育,能引導我「如何面對困境?如何思考問題?」

當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的時候,我過去受的教育,能幫助我「如何獲得更多的資訊?如何評估現象?」

當我看到新聞的時候,我過去受的教育,能讓我分辨「這條新聞背後的邏輯是什麼?這個人說的是對的嗎?」而不會看到「西裝筆挺,講話有權威感的『專家』」就全盤接受,人云亦云。

對現在的我來說,受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幫助我更了解「我是誰?」,了解自己的處境,了解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了解我可能達到的目標,而且知道,要怎麼達到它。更重要的是,讀書讓我看到自己與他人的連結,讓我了解到,自己從來不是孤獨地面對世界。

所以親愛的,你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當然不只是如此,未來,當你在做任何你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時,都請你思考一下:「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為什麼要進A公司而不是B公司?我為什麼跟甲在一起而不跟乙在一起?我為什麼要結婚?

順著社會價值所指向的道路前進,只是偷懶,希望能有人為你的決定負責罷了!可惜的是,家長或者老師,這些人根本不知道甚麼樣的選擇對你比較好,而且他們無法為你的人生負責,所以他們只能指引一條他們認為「比較安全」的路。我從不會用「孩子」稱呼學生,因為我相信你們有思考的能力,你們應該知道自己是誰?你想要過甚麼樣的生活?你為什麼要讀書?親愛的,你們「可以」且「必須」為自己負責!

請勇敢一點,正視自己的人生吧!

文/周妤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都督開講(原標題:親愛的,你為什麼要讀書?)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