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得健康,只看「認證」沒用啊!一場「孩子便當」聚會後,媽媽道出寶貴體悟

2017-05-05 16:03

? 人氣

再高貴的料理,也比不過媽媽親手烹調的愛心便當!(圖/寫樂文化提供)

再高貴的料理,也比不過媽媽親手烹調的愛心便當!(圖/寫樂文化提供)

接到好友敏惠的超級任務,邀請我擔任「食農沙龍」活動主講人,一看主題竟是「我兒子的便當裡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托皮蛋及他便當的福,我竟能升格成為分享者,噗哧笑了兩聲,欣然同意歡喜赴約。這一去,才發現參與者陣容堅強、氣勢磅礡,六個家庭,十九人,有爹有娘有兒有女。媽媽們一字排開全都是資深便當好手,再不然也是廚藝精湛、重視安心飲食的超級主婦,同時是「主婦聯盟」固定班底,一起採買好食材、組織有趣活動。當下我肅然起敬,立正站好,只有野人獻曝了。

過程中,我發現六個家庭彼此熟稔,互動如親。算算孩子共有九人,年紀最大已經高二,最小的不過小學二年級。六個家庭分別被打散拆坐到不同桌次上,我竟全然感覺不出同張桌子的小孩原來分屬不同爸媽。

當時我滿臉狐疑,直到聽見「胡寶林」老師大名後,豁然開朗。這位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教授總不安於「室」,是位超級行動派、社區運動倡導者。2004年底,他在中原大學旁成立「芳鄰成長園」,不是宗教團體,也非神祕組織,創始目標是「『愛、生活、學習、成長』的『眷村、中原、小大讀書會』三合一族群的『社造中心』」。

聽起來有點模糊,白話文就是父母與孩子能夠在此一起讀書上課或外出遊玩,分享生活價值觀。而那六個家庭,就是在這樣的機緣下相識,一起走過十個年頭,相知相惜。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養大孩子要靠全村的力量。)有皮蛋之後,這句英語俗諺經常在我心上腦裡。皮蛋的成長之路,受到太多人的呵護照顧。他的一雙父母在他出生後搖身變作金光黨,逢年過節就有紅包禮物可拿,藉孩子的學習基金之名,行貼補家用之實;親朋好友家瞬間變自家,有事需要托嬰育兒,不論短期或應急,皮蛋隨時都有一方「立足之地」。

過去在農村、眷村,孩子放學了就在這在那一起玩,擱在你家他家吃個晚飯,也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都會生活隔離了這樣的可能性,深鎖的大門後,知人知面不知心。

那天的沙龍,就讓我想起多年前因採訪獲悉的「社區支持型農業」(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單講就是由消費者直接委託農夫以無毒有機方式耕作,向農夫長期訂購農產品,共同分擔風險、分享收成。農夫不再只是遙遠鄉間的不知名人物,他是夥伴、是這群人的「田間管理員」,身負重責,要讓田裡的蔬果米菜顆棵安心有味。

在我看來,這樣的方式,改變的不只是吃下肚的食物,更是日日的生活,應可稱為「社區支持型生活」。農業背後所牽動的,既是食物,更是老時代裡的自然生活、溫暖人情。而現代化的「社區」,不一定是地理上的實質疆界,透過無形的網路網絡,就可以把大家組織起來。

宜蘭的「大宅院友善市集」,在我眼裡就是一種社區支持型生活,雖然市集在2013年底因為已完成階段性任務而謝幕,但一次的採訪讓我印象深刻。當時我環顧四周,都沒看見有機認證標章,好奇詢問市集主委賴碧芬,大宅院是如何認定設攤標準,她的回覆出乎我意料。

市集最初就是由台中梨山的女農阿寶,以及宜蘭冬山華德福學校的家長所促成,彼此從一開始就站在互信的基礎上,因此,「我們做的是『參與式』的認證,我們參與農夫的農場,清楚他們的生活方式,互相學習。」意思是,這群人互相認識,彼此是怎麼處理田間農事,大家一清二楚。

在雜誌工作時,「相關單位認證」是報導與否的重要指標,彷彿沒了那張薄可透光的紙,所有農人經年累月的厚實努力都只是場空。而現在我才慢慢理解,「信任」,其實才是全世界最令人安心的認證。

還在雜誌社工作時,跟辦公室同事揪團契作宜蘭南澳的「阿聰米」,每到秋收之際,阿聰就會按時寄米,我上回跟他碰面應是四、五年前,帶皮蛋去南澳插秧當三分鐘農夫。這幾年因為事多,總錯過農事的重要日子,但我從來沒有一刻擔心懷疑過這米的安心度,我認識阿聰、理解他最誠摯的決心,所以我把信賴和著米一起吃下肚。

沙龍裡的六個家庭,正好都是由「媽媽」負責家人三餐,她們眼睛炯炯有神、臉上容光煥發,談食安問題、論營養午餐,同時也關心「哪些便當菜蒸了之後不會走味」等細節。我想起主持「媽媽推動食育聯盟」的好友慧雲曾說:「不要讓媽媽不高興!媽媽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早期,主婦聯盟就是由一群媽媽開始組織的合作社,每個社員都是股東及所有人,共同購買,讓每一次的消費透過「審慎選擇」產生力量。人家要賣什麼,我們可能無能為力,但買什麼的選擇權是在自己手上。媽媽(當然包括爸爸等掌廚者)決定了家裡的味道,而飲食與氣味背後代表的,則是生活的方式。

我從來沒聽懂過周董的歌詞究竟在唱些什麼,為了寫這篇〈聽媽媽的話〉,特地查了一下,這才發現裡頭原來有這兩句:「媽媽的辛苦不讓你看見,溫暖的食譜在她心裡面。」週二便當日適逢冬至,結婚後,皮蛋阿嬤每年的這天都會準時來電:「晚上要回來吃湯圓嗎?」「當然要呀!」那麼,中午的皮蛋便當就做湯圓跟正著時的蘿蔔糕吧。那是每年冬至,媽媽的味道、厝內的氣息。

(圖/寫樂文化提供)
自己搓湯圓,現代簡易版,拿糯米粉加水再搓揉即可,紅色湯圓是用紅麴釀增色,效果挺好。(圖/寫樂文化提供)

便當料理手記:台味蘿蔔糕

(圖/寫樂文化提供)
自製蘿蔔糕。(圖/寫樂文化提供)

做蘿蔔糕時,在來米要先浸泡再打製成漿,跟著炒軟的蘿蔔絲加熱攪拌,整個廚房都是撲鼻的蘿蔔香。煎蘿蔔糕時外皮一定要煎至酥酥恰恰,內裡依舊軟嫩。若隱若現的白胡椒粉,不能沒有,也不能搶了蘿蔔味。

[ 材料 ](可裝滿3個無印良品寬11.5×深19×高5cm的中型琺瑯盒)

在來米  300 克

水      480c.c.

白蘿蔔  約1 公斤

櫻花蝦  適量

[ 調味料 ]

油 適量

鹽 先加1.5小匙,試味後酌量再加

白胡椒粉  適量

香菜  適量

辣油  適量

[ 作法 ]

1. 在來米浸泡約4、5 個小時。

2. 蘿蔔刨絲。在來米瀝乾,放入果汁機,再加入水,打成米漿(直到完全看不見米粒)。

3. 鍋中放油,蘿蔔絲入鍋微炒,加鹽與白胡椒調味(此時也可加入炒好的香菇、油蔥酥等配料),

加蓋燜至半熟軟。

4. 加入米漿拌煮至濃稠狀,倒入已抹油的琺瑯盒中,並在表層鋪上櫻花蝦。

5. 電鍋中加入約3 杯水,至蒸氣冒出後, 入鍋蒸約25 至 30 分鐘(蛋糕測試針或筷子插入蘿蔔糕中不會沾黏)。放涼後脫模切片,再將兩面煎至金黃即可。

6. 最後可撒上香菜及辣油。

[ 好用工具 ]

上圖右邊竹製的大根磨泥器名喚「鬼おろし」,是從京都帶回來的戰利品,終於派上用場,但其實這是用來磨泥的、不是刨絲。左邊是木製刨絲器,有年在雜誌上報導「低塑好生活」專題,透過農民市集「綠兔子」的資訊,找到台南賣這支駱駝牌刨絲器的老夫妻。手工打造,包用不壞,十分俐落。

作者介紹|游惠玲

曾任《商業周刊》〈alive生活專刊〉資深撰述,當過十多年的生活飲食線記者,上山尋夢幻土雞、下魚塭找絕美香魚、天剛亮要去挖白蘆筍、暗夜裡等火龍果開花,喜歡採訪主廚一探料理秘密,更愛和農夫交朋友。認為飲食是看見世界的窗,人與土地的故事永遠述說不完。很想下田,但肩無荷鋤之力,專注筆耕與弄鏟,現為不自由的自由工作者、十分滿足的皮蛋媽。

FB:水方子廚房手記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寫樂《飲食是最美好的教養:給孩子的40篇美味情書》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