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就一定不好嗎?心理諮商師破民眾盲點:憤怒深具意義,你從嬰兒時期就仰賴它活下來

2020-05-08 09:00

? 人氣

Depression is rage spread thin(抑鬱是憤怒的瀰漫性表達)

─George Santayana

憤怒是人類情緒系統中最原始的一種。在人類的社會文化中,憤怒往往是被壓制的。然而,憤怒究竟是好是壞?它於我們有何意義?我們又該如何體驗與表達憤怒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憤怒的日常意義

根據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人類具有五種層次的需要。當我們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或者被剝奪時,憤怒就會隨之而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憤怒很重要的一個意義就在於,它提示我們:我們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或者遭到了剝奪

3個月大的嬰兒特別會哭鬧,實際上,嬰兒在這個時期已經有了憤怒情緒。嬰兒的憤怒標誌著自己的生理需求——也就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第一層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圖/unsplash提供)
(圖/unsplash提供)

臨床心理諮詢的案例中,有許多中小學生不願意去學校上學。這種輟學現象的背後可能暗示著學生的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比如第三層次的需求——愛和歸屬的需求。他們不能感受到學校對自己的尊重,在這樣的學校環境中長期體驗不到歸屬感。一個真實的案例中,來訪者是一個國中一年級的學生,他的班上出現了偷竊行為,老師要求全班同學互相揭發找出小偷。他談到自己非常討厭互相檢舉的氛圍,因為他感到自己沒有被尊重,因此班級對他來說也沒有任何的意義和歸屬感。

這種憤怒在成年來訪者身上也非常常見,尤其是成年早期和中期的來訪者,他們通常對現在的工作狀態極為不滿。大部分年輕人,或者是70、80後來訪者,他們自我實現的需求——最高層次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他們感到自己的生活或工作完全不由自己支配,總是被父母、上司、伴侶以及周圍環境所決策,而自己的潛能或真正喜愛的東西卻無法得到發揮和發展,長此以往,他們對這種機械化的生活感到憤怒。

因此,憤怒提示著我們各個層面上的需求有可能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曾經滿足過但又被剝奪。當人們對自己或者對他人對環境感到憤怒和不滿時,這些情緒實際上是在暗示某種潛伏的需要。所以,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味地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憤怒,那我們有可能就會喪失覺察和滿足自己需求的能力,並且變得日趨壓抑

我們為什麼憤怒:所謂邊界

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常常談到一個很重要的詞——邊界。在學術交流中,諮詢師常常把人際邊界比作泡泡,它代表著每個人必備的一種私人生活空間和個人基本生存權利。當我們與他人相戀或互相欣賞時,我們就會願意把自己的邊界和他人的邊界相融合,和他共同生活,分享權利。

可是,如果當他人強行進入我們的邊界,在我們不允許的情況下強行融合,這時我們的憤怒就會提醒我們,我們的生活邊界收到了損害。所以,當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感到憤怒時,心理諮詢師通常會理解為來訪者基本的生活界限受到了破壞。可見憤怒在人際關係當中也是有非常強的提示意義的。

臨床心理諮詢將邊界的受損分為兩種。第一種叫做邊界的侵入,也就是邊界直接被侵犯。舉個很直觀的例子,大學生宿舍裡的公用冰箱,每個人可以佔冰箱的一個格子,但是當有人每次都往你的格子裡放東西時,你就會感到非常憤怒,因為你的空間被侵犯了。生活中還有一種更抽象化的邊界,叫做權利的邊界。當我們的權利邊界被他人侵入時,我們也會產生強烈的憤怒。

(圖/unsplash提供)
(圖/unsplash提供)

諮詢師在訪談中收集信息時會留意一個問題:來訪者在家裡能不能鎖門。如果來訪者很難鎖門,或者擔心自己鎖門會使家人對自己感到憤怒,那麼諮詢師會認為來訪者的憤怒受到了壓抑。

實際上,憤怒不僅僅只是以暴力或者歇斯底里的形式表現出來。在人際關係中,拒絕也是一種憤怒的表達方式。通常在心理諮詢臨床案例中,當諮詢師聽到諸如「小時候無法鎖門,否則會遭到負面對待」的成長訊息時,如果來訪者是一個無法憤怒或者無法說不的人,那麼他的家庭可能是容不下某種形式的憤怒、或者某種形式的自主性的。

一個人如果像這樣無法表達憤怒,那麼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體驗不到憤怒的。長期無法拒絕別人可能會在諸多事上產生一種被剝削感,因為他總是被別人的需求裹挾,而自己的需求卻無法被提出來。長此以往,這個人便會逐漸傾向於規避社交,也無法延續長期的關係。

第二種邊界的損害叫做邊界混淆,它比邊界侵入更難被察覺。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憤怒是很微妙的,有時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憤怒。在過去的案例中有這樣一個來訪者,他和一個朋友談一個商業合同,討論的是「什麼時候付款」、「什麼時候還錢」這樣的問題。然而這個朋友卻一直跟他講自己的企業如何困難,以至於過年都沒有辦法回家。來訪者感到非常憤怒,但是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憤怒。

這個案例中很重要的一點在於,他在跟對方談事,而對方談的是情。在中國文化中這是最容易被混淆的一個邊界,因為「事」和「情」通常都是被放在一起的。現在的許多年輕人其實都長期地處於這種混淆的狀態。最常見的例子是父母離異的來訪者,通常會談到父母曾經對他們說過,「我們之所以不離婚,全是因為你。

在中國家庭中,許多「以愛為名」的行為都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邊界混淆。它把孩子捲入到成年人的愛恨和婚姻中,使孩子長期處於這種混淆狀態,這使他們很容易產生焦慮或恐懼感。

他們會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小心謹慎地生活,從而防止父母離婚,家庭破碎。如果他們被長期告知,是自己的存在讓父母不離婚,那麼他們的內心就會混淆成人之間婚姻的界限。通常這樣長大的來訪者一旦在諮詢中獲得了憤怒感,或者是獲得了伴隨憤怒的某些領悟,他們將會獲得放鬆。

比方說,來訪者意識到父母離不離婚是他們自己的決定,他們當初在一起是他們自己的原因,而不是來訪者的責任。當來訪者可以對父母的「謊言」產生這樣一種反思和覺察的時候,這時產生的憤怒反倒使他們釋然了,自己終於不用再監督自己做一個好小孩,來防止父母離婚。因此,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來訪者不需要諮詢師的鼓勵和督促,自己就會通過某種形式的憤怒來修復他過去的傷痛。

憤怒的表現形式

在心理諮詢工作中,憤怒的具體實現形式是很多的。憤怒的第一種表現形式就是拒絕,上文已經提到過了。

憤怒的第二種形式表現為社會上許多的出於正義感的保護行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義憤 」。因為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而激發出自身的憤怒感,也是一種憤怒的表達。

憤怒在日常生活中第三種表達形式,就是使我們有勇氣規避或者結束某些不對等的關係。比如在一個個案中,來訪者講到他和另一個人處在一種不對等的關係中,每次聚會朋友都會以一種非常自戀且具有強烈攻擊性的態度對他,近乎羞辱。以前介於面子,來訪者沒有計較。

但是在這樣的事情發生多次後,來訪者對這個朋友產生了強烈的憤怒,他能夠充分感受到在這段關係中的不對等,並且意識到自己的界限或者基本權利受到了侵害。終於他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從此迴避這個人。他告訴他的朋友們以後不會出現在有那個人的場合。在諮詢中,來訪者多次提到對這個朋友的憤怒,顯然他從這份憤怒中汲取了某種程度的勇氣,使他能夠做出非常重要的決定。

人際關係中的第四種憤怒形式是面峙權威。曾經有一個德國的心理治療師同事,每次都會在別人做完案例分享後說出自己的見解。當他覺得別人非常地無知或是分析得沒有道理的時候,就會悄悄地抱怨,然後立即舉手要求跟報告者進行面峙。可見,對於這個治療師來說,每一次的學術探討都是一次相對的憤怒的醞釀過程。心理諮詢師的憤怒通常是自信或自我肯定的組成要素之一。

憤怒的最後一種表現形式,毫無疑問就是暴力。通過武力表達自己的憤怒在某些情境下是可以理解的。我們經常會說,如果去到森林中,永遠不要站在一隻母熊和一隻幼熊之間。又比如,美國一個著名的女心理學家經常會說,一個懷孕的母親隨時準備幹掉那些可能傷害自己孩子的人。使用暴力來維護這層關係對女人來說是不為過的。所以,暴力也是憤怒的一種實現形式,只是這種表達是很極端的。

(圖/unsplash提供)
(圖/unsplash提供)

憤怒的轉化

心理諮商中,「體驗」和「行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區分。對於憤怒的體驗是不會傷害任何人的,只有行動才可能傷人。所以判定一個人心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看他能否區分體驗和行動。

比如,在臨床工作中,絕大多數的性侵者或強姦犯在日常對於性都是絕口不談的,並且在性方面也是偏羞澀的人;相反,那些允許自己有性感受和性體驗、並且談論性主題的人通常不會有性侵犯行為。同理,如果一個人不允許自己體驗憤怒的情緒,那麼經過反覆壓抑後的憤怒可能會有見諸行動的危險。

沒有任何的情緒體驗會傷害他人;只有把情緒付諸行動以後,它才有可能會在人際間造成後果。在我們的內在世界中,我們是自己的主人,因此我們是可以允許自己去體驗各種情緒的,包括憤怒,包括性興奮。

如果憤怒不斷地被抑制,最終會轉化為什麼樣的情緒呢?臨床發現,壓抑的憤怒主要轉化為兩種情緒,一種是自責,一種是焦慮。前者在心理學中叫做憤怒的內轉。長期無法體驗和表達憤怒的人將會體驗到一種無力和無能的感覺。

比如,一個來訪者講她遇到一個渣男,對方的不負責任使她憤怒,但是出於某種原因她無法表達對他的憤怒,長此以往,來訪者會反過來覺得自己沒用,因為歸根結底是自己選擇了和他在一起,並且她長期地不表達憤怒實際上促使對方變得更渣了。所以一個人如果長期處在一個憤怒受抑制的狀態中,是很有可能形成自責情緒的。

第二種憤怒受壓抑之後的轉化形式叫做焦慮。早期的心理治療師凱倫·霍妮提出過一個著名的黃金法則:如果長期壓抑自己的敵意,那麼這種敵意就會形成一種泛化的焦慮。

霍妮認為,一個家庭中孩子對於父母的敵意如果受到了壓抑,將會逐漸導致他們將這種敵意轉化為焦慮,並且蔓延到對整個世界的觀感中去。我們已經知道,焦慮是一種已經失去了明確對象的危險感,而憤怒是有明確對象的。

所以,在心理諮詢臨床中如果遇到焦慮嚴重的來訪者,諮詢師會和他們一起來探索,在他們生活中是否有明確的憤怒對象,或者邀請他們一起探索對這個對象的憤怒,從而使這種形式更加具象化。在焦慮變得更加具體化之後,這種泛化的不安就會大大降低。

(圖/unsplash提供)
(圖/unsplash提供)

憤怒的療愈:眾神歸位,復歸平靜

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諮詢師還發現,憤怒對於某些特殊的來訪者是具有很強的療癒價值的。特別是對那些童年受到過身體虐待或者受到過性侵犯的來訪者來說,在一次比較合理或完備的治療中,憤怒是他們必須,甚至經常要經歷的一個過程。

事實上,許多被性侵犯的女性來訪者,在諮詢早期表達出的最強烈的情緒往往是自責和自我懷疑。如果施虐者長期沒有被揭發,正義長期沒有得到伸張,那麼被侵犯的女性對這個兇手的憤怒就會內轉。所以諮詢師在諮詢早期經常聽到這些來訪者不斷地質疑自己,認為是自己有問題在先,並且將這種自我懷疑內化為周圍人的態度,認為別人總是對的。

在治療師對來訪者進行創傷修復的過程中,在治療師與來訪者建立起的安全的自防關係下(這是很關鍵的一點),來訪者會經歷一個憤怒重新外轉的過程,最初的受傷的憤怒再一次被體驗到,而這種憤怒的體驗被證明是非常具有療愈作用的。來訪者在諮詢中爆發出的憤怒的強烈程度和她們的癒後的良好程度是成正比的。

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一個「眾神歸位」的過程,憤怒去到了本該去到的地方,所以一切重新歸於平靜。重新具備憤怒能力的受害者在心理層面上同時也具備了自我保護能力,他的人際邊界得到恢復。

在現實中,一個可以憤怒的人同時也具備了對他人的震懾能力,從而不會終日生活在恐懼當中。所以在心理諮詢當中,我們把兩種情緒稱為心理諮詢的康復利刃,一種是憤怒,一種是悲傷。

在心理諮詢師的語言體系或者精神分析學的理論體系當中,憤怒是一個破壞的過程,是來訪者對於自己古老心理模式或者生活方式的一種破壞,不破不立。而第二種形式——悲傷——則是這個心靈世界的重建者,它和我們所說的一種心理狀態——哀悼——有著很深的關聯:當一個人可以充分地哀悼某人、某物或者某種生活的時候,他實際上就已經做好準備,放手過去,從此進入新階段。

受過身體虐待或性侵犯的來訪者在表達過一段時期的憤怒以後會進入一個很重要的哀悼階段。他們會哀悼本應擁有的那些生命中的陽光,哀悼他們失去的過去天真無邪的存在方式,哀悼已經逝去的一那個本應被保護和珍視的小女孩或小男孩。當他們能夠做出這樣的哀悼和告別時,他們的內心也就可以走出那個受傷的年齡階段,走出創傷,繼續前行啊。

可見,這些平時被我們稱為消極的東西,其實也是一份寶藏。

體驗憤怒,捍衛自我

體驗和表達憤怒的意義在於捍衛自己存在的權利,修復人際邊界。體驗憤怒實際上是在體驗憤怒背後所蘊藏的需求。我們不需要為憤怒而憤怒,而是希望能夠通過突破這一層非常激烈的情緒找到被我們忽視的需要,了解有哪些被壓抑了、被剝奪了。這一點對於很多女性來訪者來說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有很多女性的被尊重的需要——被當成一個獨立個體的需要,是長期被剝奪和被漠視的。比方說她們有可能被物化成為性愛的對象,或者是成為一個生育的工具。在諮詢中很多女性來訪者的身份都是附屬性的,她們說自己是誰誰的女兒,是誰的太太,或者是誰的母親。諮詢師有可能在幾次諮詢以後才能記得她們的名字,讓她們意識到自己是誰、她們在哪兒以及為什麼一開始無法以一個獨立的個體面對諮詢。

所以,很多女性的憤怒其實是被壓抑下去的,而我們的社會又不鼓勵女性表達或者體驗憤怒。如果女人憤怒,人們會叫她潑婦;但是如果是男人憤怒,人們會說他真性情、有氣性。可見,社會本身對女性的憤怒就是持一種不贊同的價值趨向的。沒有憤怒的女性因此被物化得更加嚴重,而那些一直物化她們的人以及周圍的環境又會對她們更加苛刻,從此產生了一個惡性循環。

(圖/unsplash提供)
(圖/unsplash提供)

所以,憤怒不在於傷害別人,而是在於表達和保護自己。一個朋友在泰國旅遊的時候因為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感到非常生氣。但是他當時因為擔心自己英文不好,沒有及時表達出自己的憤怒,所以他一上午都在想這個事情,怎麼都揮之不去。後來他懷著一種非常恐懼的心理,顫抖著用他蹩腳的英語對那個服務員表達出了自己的不滿。當時,他的手一直在顫抖,但是一旦他表達出了不滿,他便一下輕鬆了。

我們經常需要在事後才能體驗到某件事情讓我們憤怒了,或者某個人可能對我們有惡意,或者我們哪方面的邊界受到了侵犯。這種事後之明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因為長此以往,我們將會逐漸提升自己對憤怒的覺察速度,形成一種事中之明,從而最終形成先見之明。

當一個人形成先見之明的時候,也就說明他的人際邊界得到了修復,他知道在自己的生活中哪些點是不能碰的,知道自己邊界在哪裡。一個人有界限的人,他的自我是堅定,同時也是更有自信的。所以,憤怒是需要被昇華的。

心理治療和心理諮詢是一項難能可貴的事業,它讓一群有自主性的人聚合在一起,使每一個人都能擁有一種合而不同的勇氣。而憤怒在這個過程中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和悲傷一起,和哀悼一起,成為心理諮詢中的兩把利刃,幫助我們修復邊界、重建自我。

​文/孫平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我總想殺死我的憤怒)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