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沒賣完的菜,後來都去哪了?不惜負債百萬,她打造「剩食廚房」救地球

2017-04-25 16:43

? 人氣

「玉蘭花行動沙龍計畫」的第一款設計,是專為參加反核大遊行的「祈願核止」紙膠帶,接著還推出台中老屋、六色彩紅、印度女童繡村、台灣花布歷史組曲等系列,前後設計了50幾款的紙膠帶。每款設計都融入大家關心的社會議題,並將販售所得捐給相對應的社運團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楊七喜原本還打算要在三輪車上架個木箱,將所設計的紙膠帶交給街友販售,扣除成本後,回饋5成盈餘支持街友,可惜後來因為資金不足,始終無法如願。

過了一年多,她乾脆做起街友送餐,將販售咖哩餐及調理包的3成利潤當做送餐成本,透過人安‧創世基金會送餐給街友。至於每天賣不完的咖哩餐,丟掉可惜,所以用「共食剩食」的方式,邀請大家一起共享。

(圖/ 台中好生活提供)
(圖/ 台中好生活提供)

沒想到這項「共食剩食」計畫引起廣大的迴響,光是試營運期間的一篇文章,就被轉貼了近300次,大家都誤會這裡是間剩食餐廳。楊七喜思考後,決定順應這個美麗的誤會,將七喜廚房做為推廣剩食的基地。

用剩食烹調的食物不輸高檔餐廳

「台灣每年被丟掉的食物有1萬3000座101大樓那麼多,足足可以讓5倍的台灣人吃到飽。」說起台灣剩食的嚴重程度,楊七喜忍不住張大雙眼、提高音量,「台灣的糧食自有率只有3成,但是我們還可以丟掉那麼多的食物,我覺得非常誇張、不可思議。」

透過七喜廚房,她希望讓更多人重新思考:什麼樣的生活才叫好生活?「我們去菜市場的時候,習慣挑好的菜,習慣購買很大很好的東西,卻沒有想到這個好是不是過度了呢?」她希望傳遞的是一種生活方式,想帶領大家思考:豐衣足食也許太過,足衣足食就夠。

推廣共食剩食以來,儘管七喜廚房內人氣沸騰,但楊七喜很清楚,多數人對於剩食依舊認知不足:「到現在還有人以為七喜廚房是收廚餘的,把人家餐桌上不要的東西拿來吃。」也有些人認為「那些剩下的東西,就讓需要的人吃好了,我不是那個需要的人,為什麼要去撿人家不要的東西?」

每當遇到這些情況,楊七喜就很心急:「只要來過七喜廚房就會知道,我們烹煮的是最新鮮的菜,是因為賣不完、才被丟棄。」

為了讓剩食的觀念從小眾帶入大眾,在熱門商圈開一間真正的剩食餐廳益顯迫切,「我們要打破大家對剩食的印象,烹調出來的食物絕不會輸給高檔餐廳,因為我們的用料都是好的。」

(圖/ 台中好生活提供)
從一個憨人楊七喜開始,七喜廚房現在有了夥伴與志工團隊。(圖/ 台中好生活提供)

創意帶動公益,憨人作企劃

不過,為了理想往前衝的同時,負債的壓力卻如影隨行。幾年下來,楊七喜的負債缺口最高時接近300萬元。

最近狀況好一點,如今為了開新餐廳,負債可能又將攀升,但她始終無畏艱難:「一般的企業想賺錢就是要投資,過程中一定有很多艱難,我選擇了社會企業、做剩食議題,是因為我想讓大家跟我一樣看到未來的可能性。今天我是借政府救濟金白手起家,如果連我都能成功,還有誰不能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