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壞學生趕走,其他人就能用功?分數看真相,教育絕非「不聽就罰」這麼簡單…

2017-03-22 16:47

? 人氣

逆境出身的孩子,最需要學校做到的是「幫助他們發展那些因生活壓力而未能健全發展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了依附與連結,調節壓力,還有自我調節的關鍵能力。」然而在現實世界裡,孩子在課堂與校園裡掙扎衝撞,但許多學校和學校系統只是袖手旁觀,心想:要怎麼教他們守規矩?他們沒看出孩子尚未發展出健康的自我調節機制;他們眼中只有孩子的行為問題。

我們看到孩子或青少年行為不當時,往往出現下列直覺判斷—他們已經理性考慮到行為後果,並且盤算出這些行為的好處大於壞處。於是我們的反應通常是試著升高不當行為的代價,像是加重處罰。但除非孩子是經過理性的成本效益分析,並且選擇行為不當,否則這種處罰毫無意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神經生物學研究提供的主要洞見之一是,青少年經常受到情緒、心理,以及荷爾蒙的力量擺布,而非基於理性思考,而出身逆境的孩子更是如此。

當然這也不代表老師就該放過或輕忽教室裡的不良行為。不過這理論的確解釋了,為何嚴厲懲處無法鼓勵不良少年學習,而且長期看來毫無效益;此外還顯示,學校訓導策略如果能少點責罰,多著力在形塑課堂環境,幫助自我調節不足的學生,找到培養能力的工具與意義,那麼成效可能更好。

當前美國大多數學校是依據這樣的紀律理念運作,源自於1980年代和1990年代,那時人們相信,如果以「零容忍」看待暴力、毒品,和其他不當行為,那麼學校會變得更安全,學習更有效果,於是停學處分急劇增加。

這個趨勢在全美大部分地區依舊持續。2010年,全美公立中學生中,有超過十分之一曾遭到至少一次的停學處分。在特定人口統計類別中,停學率明顯更高。全美的非裔學生被停學的次數是白人學生的三倍。在芝加哥的中學(其停學數據特別完整而且經過詳細分析),住在城裡極貧社區的學生有27%在2013到2014學年度遭到停學,而30%的學生有受虐與疏忽照顧的紀錄。芝加哥的不得入校停學處分有60%是針對不涉及暴力(或暴力威脅)的違規行為;這些行為包括「違抗校內人員、破壞公物、違反學校規定」。

從建立地基的模型來看,這些行為很容易理解—基本上就是不願照著大人說的做。這其實只是個表達方式,不能算是態度不佳,也不算是個性叛逆,而是學生本身的壓力回應調節系統出了問題。

在課堂上頂嘴搗亂,起碼有部分原因來自孩子無能控制衝動,找台階下,也不懂得管理憤怒及其他強烈情緒,這種自我調節的問題,整體來看可以追溯到幼兒期的執行功能發展受損。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禁止入校的停學處分委實很難改善學生自我調節的能力。

研究顯示,這種處分能產生的效果,就是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困難,而且會遭到處分的學生本來就已經程度落後了。在芝加哥,GPA(grade point average,學業成績平均點數)落在最低四分位的中學生,遭到停學處分的機率四倍於GPA落在最高四分位的學生。

主張停學處分的人,認為停學對於教室裡的聽話學生有好處,即便停學本身對受處分的學生不利。這套理論認為,除去慣性的麻煩製造者,教室會更平靜也更能促進學習成效。但2014年針對肯塔基一處大城區裡將近一萬七千名學生的研究顯示,恰恰相反。在那些學校,停學數字增加,而從未停學的學生在學期末的數學與閱讀成績也降低了,即便是參考比對了各類人口統計指標後,結果依然不變。

也許嚴厲的紀律規定會帶給這些留校孩子更多壓力與焦慮。也或許老師不隨便祭出停學處分,並且以其他方式約束不守規矩的學生,重整混亂教室,恢復安定與秩序。不論原因為何,即便你明哲保身,但如果你的同學可能遭到停學,這教室氣氛無法促進你的學業進步。

作者介紹|保羅‧塔夫

長期關注教育、兒童發展、貧窮與社會議題,近年特別重視家庭環境對孩子發展的影響,尤其是有童年負面經驗境的孩子,為此研究領域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塔夫為《紐約時報》雜誌特約撰述,固定為公共廣播節目「美國人生」供稿。其文章散見於《紐約客》、《亞特蘭大》、《紳士季刊》、《君子》。他在《紐約時報》雜誌與《哈潑》雜誌擔任編輯,也是「美國人生」製作人,同時是線上雜誌Open Letter的創始編輯。

目前與妻子、兩個兒子定居於紐約蒙托克(Montauk)。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親子天下《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發展正向性格,培養面對未來挑戰所需的恆久能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