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連「政治素人」慈禧太后都能駕馭整個清朝?嘉慶皇帝落實這項制度,才讓大帝國免於崩壞

2019-11-15 17:37

? 人氣

不過,十九世紀以後皇帝之所以重視官員的功名與資歷,也與科舉制度的逐步開放,擁有相關資格的官員人數增加有關。尤其是位於統治核心的旗人官員群體,相關趨勢更為明顯。在清代的體制中,旗人向以披甲當差為本務,原不鶩力科舉。清初的皇帝甚至擔憂旗人從事科舉考試,容易荒廢武備,禁令頗多,考試也時罷時舉。但到嘉慶朝以後,因為八旗生計困難,挑差不易,閒散人口增加。這些無法挑差的旗人又不能從商、務農,形成大批的閒置人口,也迫使皇帝不得不開放相關禁令,讓旗人在國家制度允許的範圍內,得有更多自主發展的空間。因此在十九世紀以後,君王的干預減少,宗室旗人與駐防旗人漸次擁有參與考試的資格。擁有科舉功名的候選官員人數因而增加,尤其是位於統治核心的旗人群體,成為清代官僚體制逐漸「文官化」的另一背景因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十九世紀清帝國官僚體制的常規化、文官化,雖使皇權獨裁專制的程度相對限縮,但在建立一套清楚、規範化的行政流程,對於國家政務運行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同治朝以後,清帝為幼主即位,政柄握於兩宮太后之手,是清朝皇權又一次的重大變革。然而,在祺祥政變以前,兩宮太后可以說是毫無行政經驗的政治素人。她們的教育程度、知識不僅無法比擬接受嚴格皇家教育體制的皇子,甚至遠不及部院堂官或者是軍機處官員。因此她們在掌握權柄之初,該怎麼閱讀、批示臣工奏摺?與官員應對問政?甚至是執行皇權的人事命令,擇任適合的官員?可以想見的是,朝中若無一套規範化的流程,將會是一場災難。然而,十九世紀清帝國體制的常規化,得使不諳政務的兩宮太后可以迅速地上手政務,將清帝國從敗亡的邊緣拉回來,甚至創造出「中興」的政局,顯示出體制運作的可預測性,實為「統治理性」的呈現。換言之,晚清皇權雖然限縮於官僚體制之下,但遺留下的正面政治遺產,恐怕是嘉慶、道光皇帝當初選擇走上制度化時,始料未及的情況。

作者介紹│黃麗君

中山大學歷史系(珠海)特聘副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

本文部分內容取材自時報出版《重新思考皇帝:從秦始皇到末代皇帝》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