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奶便是娘?精神醫師揭影響人生命運的「母愛」真相,你媽不只是自動餵奶機啊

2016-11-17 15:54

? 人氣

路特等人將那些生於羅馬尼亞的孤兒,出生之後在育幼院待到6個月以上才接受領養來到英國的孩子們,以及在英國出生,6個月內就被領養的孩子們加以比較,同時在那之後追蹤他們長達10年以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羅馬尼亞的孤兒們,被認為發生嚴重問題的頻率很高。不只是依附情感不穩定,還有過動且缺乏注意力,或是發展惡劣。甚至無法與他人擁有相互的關係,關在自己的世界裡,表現出常同行為等與自閉症相似症狀的案例,經過認證達12%。順道一提,在英國出生6個月內便成為養子女的孩子身上,這樣的案例一個都沒有。

所謂的母性本質

育幼院的工作人員就算很熱心照顧孩子,也無法充分代替母親。

在育幼院養育的最大問題是,照顧的人會替換。不只是每8個小時換班而已,還會有轉勤或人員調動。跟一直都由同一個母親24小時持續的照顧有決定性的不同。

只是,雖然因為一直陪伴在身邊或擁抱而強化了與母親的情感牽絆,但依附的研究者們還發現了超越這些的現象。例如,也是鮑比的共同研究者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烏干達的村落觀察育兒狀況時發現,儘管授乳或擁抱是共同進行的,孩子只有對特定的存在,也就是母親,表現出特別的連結與安心感。也就是說,如果只是一直陪在身邊授乳或擁抱,也不可能變成母親的替代品。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孩子才會把母親看成是特別的庇護者呢?

愛因斯沃斯在觀察母親與「母親之外的人」的照顧時,找出了區分兩者的決定性要素,就是回應性的不同。母親會不斷注意孩子的哭聲或表情,只要感覺到自己孩子有一點點奇怪,就會抱抱他,或是哄哄他。其他的大人即使以一般的標準來說是很親切溫柔的人,也無法期待他們能夠不論何時都看著孩子,一有異狀就立刻伸出手來,回應孩子的要求。

在這樣的意義下,布做的母猴也失去資格。雖然它提供了一個舒服的感覺,但是它不會回抱、也不會幫孩子整理毛、不會跟孩子對看、也不會出聲、不會搖搖孩子。

因此,他們又加了點工夫。把母猴玩偶從天花板上用繩子垂下來,讓它搖搖晃晃。小猴子一動,母猴玩偶也會動。小猴子動作大,母猴的動作也會大。於是,只是加上這樣的機關,不停地搖晃身體還有自殘自慰的行為,以及對外界沒有興趣、沒有反應、縮在一角的狀況通通都沒有了。小猴子不只是沒有了奇怪的行為且穩定下來,還開始變得很有元氣很活潑的動來動去,求知的好奇心或神經系統的發展也都明顯變好了。

真正的母猴子一定會用更多各種形式來回應小猴子。因此他們又把雌犬跟六隻小猴子放在一起飼養。於是,儘管雌犬無法像母猴那樣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跟玩偶母親在一起長大的小猴比起來,小猴子的發展要好得太多。其中對外界的興趣或社會性的發展更是特別優越。

人類的孩子也是,活潑的回應性可以促進依附關係的形成,是已經得到證實的事。

母親不只是給予一個舒服的場所,也由於迅速的回應與照料,永遠都會守護著自己的安心感,在逐漸形成依附的時候,讓孩子得到「安全基地」,才會對外界有積極的關心,走向外界。

作者介紹|岡田尊司 

1960年生於香川縣,是精神科醫師、醫學博士。自東京大學哲學系退學,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系。於京都大學研究所高級腦科學講座神經生物學教室、大腦病態生理學講座精神醫學教室從事研究。現任職於京都醫療少年院。以臨床醫師的身分面對年輕人的心靈危機。主要著作有《邊緣性人格障礙》、《了解孩子們的「心病」》、《思覺失調症》(PHP新書)、《腦內汙染》(文藝春秋)、《亞斯伯格症候群》(幻冬社新書)等。此外也以作家小笠原慧的身分創作。作品有曾獲得第20屆橫溝正史賞的《DZ》、《你是否聽見風的聲音》(以上,角川文庫)、《生還任務》(文春文庫)、《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以上,時報出版)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人際過敏症: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