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友情》選摘:為何女校學生常會迷戀學姊?

2016-11-15 08:00

? 人氣

看到暗戀對象時,人總會不自覺地心臟狂跳,但你是否曾經對同性好友有同樣的感覺過呢?日本首席心理師河合隼雄認為,這是一種鮮少被社會關注的「同性之愛」,無關性愛與慾望,而是心靈上互相依賴的純友誼...

怦然心動

有過戀愛經驗的人都知道「怦然心動」的感受吧?那真的是會讓心臟怦怦跳。將愛慕的心隱藏起來,而對方也沒有察覺時,只要他一靠近就會心跳加速,即使外表保持冷靜,也會擔心自己的心跳聲會不會被對方察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獨自一人時一想到戀人,或者只是在腦中浮現那個人的身影,就會心跳不已。也就是說,身體會自然產生某些反應,而這其中有無法解釋的東西。為什麼喜歡他?如果要說明理由,在一定程度上或許能說得出來吧。但實際的情況卻是超越道理,透過身心自然地反應出來。

不只在戀愛時能感受到怦然心動,對於自然或各式景物,甚至是人所展現出的藝術都會有怦然心動的感覺。到死為止一次也沒有感受過怦然心動的人未免令人同情,可以說任何人都曾在某個地方、對某件事有過這樣的感受吧。

在友情之中,有時也能感受到怦然心動。覺得對方正是自己的朋友時,一看見他就覺得心跳加速,獨自一人想起他時也會心跳不已。戀愛與怦然心動可說是息息相關的,而友情卻未必如此。

不能說感受不到怦然心動,友情就一定淡薄,這種友情反而寧靜深刻、細水長流。從這方面來思考,有些人認為同性之間的友情,如果產生了心跳加速的感覺,是不是就與同性愛有關?

例如,在我前一章所舉的夏目漱石的《心》中,老師與朋友 K 是不是同性戀關係呢?這種思考方式其實在歐美比較常見。我在學生時期閱讀這本書時,完全沒想過這一點,到了1959年留學美國,聽到美國人這樣的感想時,還覺得為何會這樣想呢?

當然到了現在,就像後面會再說明的,我的想法不再如此單純了。然而,在友情中感受到怦然心動也可能是同性戀。在有身體反應這一點上就讓人覺得可疑,因為這與戀愛會有的感受相似。

這時就要看如何理解「同性戀」,判別也會隨之不同。也就是說,是把同性戀視為人類各種感情的其中一種,還是視為反常?隨著認知的不同,應對的方式也會不一樣。

我在美國聽到《心》裡的老師與 K 被說成是同性戀時,因為那個美國人的言談就像在說:「這明明是『必須保密』的事,你們日本人卻覺得無關痛癢嗎?」所以才更讓我反感。

當時雖不覺得同性戀是反常,但仍認為異性戀才是真正的愛情,因此我覺得夏目漱石的作品受到曲解。

「同性.愛」與「同.性愛」

在留學美國後,1962年我到了瑞士的榮格研究所留學。

在那裡,對於如何幫助因心理方面的問題或煩惱而前來諮商的人們,不僅有相關的理論課程,也有許多依據實際案例接受指導的機會。

那時,一個美國研究生報告他所負責的個案中,有對男性朋友的感情太過要好,推測他們是同性戀的案子。因為是那個保守年代發生的事,這位美國人說了「同性戀是反常的,必須矯正過來」這類的話。

那時指導老師法蘭茲.里克林博士說的話,我至今仍印象深刻。他先是這麼說:「就算同性的雙方關係親密,也不能馬上斷定是同性戀。同性戀或許是問題,但同性之愛反而是美好的,不是嗎?」現在的觀念已經有了不少轉變,但同性戀在當時的美國被視為「反常」,有時更被認定是「罪」,所以他們對於同性戀的議題非常敏感。因此,西方人過去長期害怕被認為是同性戀,甚至連同性之間的情誼也不易受到討論。

對於這一點,同性之愛反而是美好的,里克林博士這番說法意義相當深遠。他認為男性和男性、女性和女性間也有情愛存在,甚至可以說是件美好的事,然而這與同性間的性關係不能一概而論。我一面聽他這麼說,一面在腦海裡胡亂思考著:如果對同性產生愛慕之情是好的,但與之發生性行為則讓人為難,那麼以日語來說,也能區分為「同性.愛」和「同.性愛」。

然而,里克林博士後來說的話卻對我產生了極大的衝擊。「我在這裡順帶一提,」他這麼說:「有些同性戀者藉由心理治療矯正為異性戀比較好,但也有些同性戀者不須接受矯正,而適合讓他們維持性向以實現自我。」這樣的想法在現在很普遍,但在當時—尤其是歐美社會—卻相當罕見,讓我嚇了一跳。聽了這些想法後,我的看法也受到了啟發,這對我在後來在遇到同性戀者時的幫助非常大。

同性之愛確實是很合適的說法。即使是同性間的情誼,也會產生身體反應,感受到對方強烈的魅力。但即便如此,也不代表就有性行為的慾望,或是演變成那樣的關係。

湯瑪斯.曼(Paul Thomas Mann)的小說《托尼奧.克羅格》(Tonio Kröger)中有個段落描述:「托尼奧愛著漢斯.漢生,為此他嚐盡了諸般的苦惱。」托尼奧.克羅格那時才14歲,有關他心境方面的描述引用如下:「托尼奧.克羅格自與他相識以來,一見到他的身影就仰慕不已,忌妒與愛慕如火令胸口作痛。要是能有著如你一般的碧綠眼珠,和你一樣規矩有禮,與誰都能和睦生活就好了。你隨時隨刻、在任何人面前都表現得有教養、令人敬佩……至於我,只是遊手好閒地躺在沙地上,呆望著海面上不可思議地不斷波動來去的水光。但正因如此,你的眼睛才會如此明亮。真希望能像你……」這段確實地描寫出少年對同性友人心動的模樣。克里格博士或許會說,這不是同性戀而是同性之愛吧。然而,能感受到這般強烈魅力的神祕力量又在哪裡呢?

相互吸引的條件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強烈的吸引力呢?在《托尼奧.克羅格》中,托尼奧之所以愛上漢斯.漢生是因為:第一,漢斯.漢生容貌俊美,第二,對方在各方面都與自己相反,是截然不同的人。

人類確實會被美麗的東西所吸引,比起在友情上,對方的「美貌」在愛情上更常成為重要的條件。然而,熱戀時看似美麗如花,激情消退之後卻覺得一點也不美了,我想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吧。也就是說,「美貌」的判斷並不可靠。

「與自己相反的人」是很重要的條件。然而,人總是會被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吸引嗎?有時反倒會覺得討厭,這就是人類有趣的地方。討厭與喜歡往往是一線之隔。

拿友情來說,有的情況是朋友與自己在各方面都很相像,想法和感受也容易一致,也有的情況就像托尼奧.克羅格那樣,與自己在各方面都完全相反,因而心生崇拜。前者的關係穩固,後者則雖然不時會發生爭執,甚至揚言絕交,但也可以說其中存在著不可思議的魅力。說得果斷一點,彼此的同質性高,將有助於關係的維持,而相對性高則有助於關係的發展。

在實際的友情關係中,兩者必須維持巧妙的平衡,只有同質性容易變得索然無味,而只有相對性最終則會招致破滅。同性戀的情況雖然也是如此,但在「不可思議的魅力」這一點上,相對性則顯得更為重要。

這時會湧現一種慾望,希望將擁有許多「自己缺乏的東西」的對象占為己有,與之合為一體,這是人類的特徵。從心理層面來看,認同作用和占有慾在此便逐漸形成,將對方與自己視為一體、合為一體,或是將對方占為己有。這些行為如果以身體來表現,最極端的莫過於是性關係。這裡有著友情與同性愛這兩種情感相互重疊的重要因素。

因此,想與對方合為一體、將他占為己有的想法變得強烈時,雖然接近於同性戀,但不表示必會伴隨著性行為。在《心》中,老師和K的關係或許也可以這麼說吧。

兩個男性或兩個女性彼此間彷若一體,卻沒有任何性方面的關係,這對歐美人而言是難以想像的。因此,他們才會猜測老師與 K 是同性戀,或是對合為一體的關係既期待又害怕,最後不是選擇分開,就是演變為同性戀關係。因為他們不太能理解在心靈上合而為一,肉體是卻分開的關係。

3.jpg
因現在社會對同志議題的啟蒙與接納,同志不再是貶抑,所以同性間的友情即使被誤會也無妨。
(圖/すしぱく@pakutaso)

社會觀念的改變

如今,社會對同性戀的看法有了急遽的變化。在基督宗教文化圈中,同性戀被視為是必須導正的,或是可恥的反常行為,在美國某些州甚至被視為「犯罪」。最近,同性戀被認定為人類感情的一種表現方式,同性結婚在美國的一些州裡甚至已經被允許。

因此,在歐美國家,公開承認同志關係的人正逐漸增加。邀請某個人參加活動時,那個人就帶著同性的「伴侶」現身,這樣的情況也逐漸增加。

如此一來,就不需要像里克林博士那樣,將同性戀與同性之愛分開來思考了。就算兩者都以「同志關係」來稱呼,也不會因此而受到貶低,或是覺得怪異。因此,就算稱《心》中老師和 K 為「同志關係」也無妨,但我覺得還是要說明清楚,他們的關係並不伴隨性方面的行為。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種事沒什麼好計較的,但美國的同性戀伴侶,因為關係已經被世人所承認,但要是以為有過同性戀經驗,就能理解K和老師之間的關係,那就不對了。

順帶一提,我在歐美同性戀伴侶身上觀察到一件事,為了扮演男性或女性的角色,他們一直以來在表現「男子氣概」或「女人味」上傾注全部心力。

男女平權的思想已經普及化,過去常說的「男子氣概」或「女人味」等概念其實是文化和社會的產物,「男女生來平等」的想法增強了。因此,不論是戀人或夫妻,相愛的關係也被認為必須是「對等」的。這種想法並沒有錯,但實行起來卻會在某些地方勉強,無論男女都難以忍受相愛過程中的緊繃關係。

在這種時候,同性戀者因為扮演男性或女性的角色,反倒能感受過去「男女之愛」的安定感,我是這麼猜想的。這是現代人對於男女之間的情愛,在不斷地反覆摸索中形成的一種形式,也讓人從中獲得許多啟發。

我們不得不承認,友情的背後有情愛與性在運作著,因此藉由這樣的考察,也能加深對各種友情形態的理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大人的友情:在大人之間,友情以什麼樣的面貌存在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