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錯專文:傷心菩薩

2016-09-18 06:30

? 人氣

京都三十三間堂一○○一座十一面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全部絲柏檜木刻雕像,中尊的國寶觀音佛像是鐮倉佛像大師湛慶八十二歲時雕作,那時大師人生的體驗,經驗的累積,生命的領悟,盡情在十一面目丶四十手臂的雕像表露無遺。此大菩薩法相莊嚴,既不喜,也不悲,看似喜,亦似悲,好像在說,眾生平等,無有恐怖,我一直都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觀音菩薩瓔珞蔽體,持淨水瓶,或站或半趺跏坐,或千手,或十一面,或三十三面,慈目低垂,唇邊含笑,悲憫俯視眾生,以觀作聞,聆看世間諸音,這是眾生觀想的觀世音菩提薩埵。然而我的觀想,覺得菩薩應兩面相,因觀世間苦,感同身受,傷痕累累,無一完膚,創口流血,此癒彼裂,無有休止。是以菩薩亦可形相悲苦,如大迦葉尊者修的苦行。眾生生死流轉,虛妄執著,眾生苦,我亦苦,眾生樂,我亦樂,如無眾生,何來菩薩?此種悲憫奉獻,亦唯有傷心二字可以比擬。

京都三十三間堂一○○一座十一面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環球網)
京都三十三間堂一○○一座十一面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環球網)

另一面觀音菩薩形相應是歡喜微笑,世間諸般圓融,功德圓滿,歡喜讚歎,患病的人康復了,分離的人團聚了,沈迷的人覺醒了,含寃的人清白了。那是洛陽龍門盧舍那大佛的形象,褒衣博帶,結跏趺坐,有六朝風,陽光普照,帶來世間一種溫暖舒適希望與自在。山西大同華嚴寺有一尊露齒微笑菩薩,此寺建於遼金,藏經的薄伽教藏殿始建於遼重熙七年(一○三八),是當今保留下來的遼末建築,因為利用減柱法,闊廣實用,有唐代簡樸厚重建築風格。殿內佛壇放置二十九尊遼代塑雕,有十尊十方菩薩彩塑,面如滿月,豐潤完滿,法相莊嚴,纓絡蔽體,冠蓋軒昂,或站或坐,或合什,或持印,或聆聽,或沈思,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十方全面方向的傾注聆聽。其中一座合掌微笑菩薩,跣足站在蓮臺,垂目俯首露齒微笑,充滿喜悅親切,令人感動之餘,產生親近慈愛之心,這也是觀想的神妙。

人世苦多於樂,滅苦斷集,談何容易?人身紅塵四合,煙雲相連,有親情,有友情,有愛情,有子女情,有俠情,有義氣,有不平心,有義憤心,有奉獻心,有使命心,有壯志,有慈悲,方才明白觀音菩薩各分千手千面。至於孰喜孰悲,卻難分軒輊,遠遠望去,如果沒有聲音,笑臉與哭臉其實沒有太大分別。

能體察世情悲喜纖毫莫過於芥川龍之介名著〈手絹〉短篇,一個東京帝國法科教授,要與學生同步追求在戲劇藝術方面的知識,拿起一本斯特林堡的《編劇法》閱讀,不知所云,心思漫漶,放下書本,看到懸在廊下的岐阜燈籠,想起當年與喜愛東洋藝術的美籍太太一起購買。正在胡思亂想,一個中年母親來訪,告知法科學生兒子逝世的消息,並且感謝教授對兒子生前的關懷照顧。這婦人平靜謙恭,言行舉止,一點也看不出在描述自己兒子的死,眼睛也沒有眼淚,聲音沒有激動,甚至嘴角還浮著微笑。不管什麼人看到這種情況,一定會以為婦人在閒話家常。教授也自納悶,想著大概個人感受不同吧,然而說時遲,那時快,教授的團扇啪的一聲自手中滑落,落在婦人腳旁,教授俯身撿拾,目光無意落在婦人膝蓋,看到一雙握著手絹的手,「在激烈地顫抖著,一邊可能在顫抖,另一邊可能是強烈抑制感情的激越,緊緊握著的手絹,差點沒有撕裂了吧。」

「婦人雖然臉上浮現著微笑,但全身都已在哭泣了。」教授態度轉變為崇敬,表達了他衷心的慰問,婦人微低著頭,明朗的臉孔仍然充滿微笑,說道,「感謝,但今後不管怎樣說,人是回不來的了。」

作者張錯和新作《傷心菩薩》(允晨文化)
作者張錯和新作《傷心菩薩》(允晨文化)

*作者為詩人、作家,美國南加大比較文學系及東亞語文系教授。本文選自作新著《傷心菩薩》(允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