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媽別再有家事「我自己做比較快」的想法!教育家:讓孩子搞砸沒關係

2016-08-31 12:18

? 人氣

有個下午,我走進英文課教室,無意間聽到八年級的學生凱特正向同學抱怨她好餓。我問凱特,是不是忘了帶午餐,她回答:「我有帶,但我不喜歡吃我媽媽幫我準備的午餐。」我第一時間並沒有指出明確的解決辦法,也就是「那你應該自己準備午餐」,只是反問她,如果不喜歡媽媽準備的午餐,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可以用買的……?」她提出方法,但語氣是疑問句,等著看我的回應。

「還有呢……」我要她繼續想。

「或者……我可以……告訴我媽媽我想吃什麼,這樣她就可以帶我想吃的東西,」她更有自信的回答,並為自己想出這麼棒的辦法感到高興。

「還有呢……」我再問。

她面露疑惑,還會有什麼其他辦法嗎?

這時,我轉向她的同學愛爾西,愛爾西的午餐是自己準備的。

「愛爾西,凱特還可以怎麼做,讓她可以吃到自己想吃的午餐,一點也不會抱怨?」

愛爾西臉紅了,回道:「你可以自己帶午餐啊,我就是自己帶。有時候全家吃完晚餐,我就自己包便當,因為食物都已經煮好了,這樣子我就不用一大早趕著上學時,還要準備午餐。」

換成凱特臉紅了。「喔……是喔,我可以自己做。」

而她真的辦到了。頭一、兩個禮拜,她甚至在我聽得到她說話時,故意提起她有多喜歡自己的午餐。大約一個月後,她端著一大盤杯子蛋糕,出現在我辦公室門口。

「今天是我的生日。你喜歡杯子蛋糕嗎?是我自己做的。」她朝氣勃發,很興奮有這個機會,讓我知道她的烹調技巧已經這麼厲害了。

我拿了一個,並看著她將其他杯子蛋糕分給同學,大約每隔三十秒,她就會說這是她自己做的。

「連糖霜都是!」她開心說著。

過去的爸媽曾讓孩子做家事,孩子也喜歡覺得自己是能幹的,但後來的爸媽不再讓家務成為孩子的責任。我們沒有教孩子如何當個負責可靠的家庭成員,對家庭有所貢獻,反而什麼事都幫他們做。更糟的是,我們並未期待孩子有能力做家事,一旦他們做起家事,我們反而一把搶過來,認為自己做更好。

當孩子整理床鋪,把床單鋪平之後,我們突然出現。在他們將洗好的衣物摺好,把摺錯的毛巾拉直之後,我們突然出現。我的確曾由我兒子手中搶過海綿,因為他把原本要清理的牛奶漬弄得更髒了。我把他請出房間,要他「去玩就好」,因為他做事沒有我快,也沒有我做得好。我了解我們都有想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更整齊的衝動,但目的究竟是什麼?當我們介入並接手,把事情做得如我們想像的一樣,除了速度與完美之外,其實犧牲了更多東西。

更重要的是什麼—是盤子乾淨無垢重要,還是孩子因為終於對家庭做出有價值的真實貢獻,而明白自己為何而做與油然而生的榮譽心重要?床單沒有皺紋重要,還是孩子學會如何把做家事納入他的日常事務重要?我們插手管事,只會造就出情緒障礙、智能障礙跟人際關係障礙的孩子,一沒有大人指導,便不確定方向或目的。

beach.jpg
當我們介入並接手,除了速度與完美之外,其實犧牲了更多東西。(圖/Mariamichelle@Pixabay

我的學生自己計劃並準備午餐,這件事的重要不在於她被寵壞了、或是我要她「堅強起來」,而是當她做午餐時搞砸了些小事,所經驗到的失敗才是重點所在。

她需要偶爾因自己的決策失準而感到失望。她需要自己發現,把優格放在冰塊包下方、而非上方時,會把優格壓扁,整個午餐包就會沾滿白色黏稠物。她需要知道清理這樣的午餐包是什麼感覺,並避免下回再犯同樣的錯誤。

她需要發現所有這些小細節,還有我們為了避免在日常應盡義務中不時發生的小災難,給我們帶來困擾後,所想出的處理方法及解決之道。

最近有個朋友在車禍逃過一劫之後告訴我,她因這場車禍想到,她要寫下所有家人必須知道的細節,以防萬一哪天她無法再照顧孩子了。她兒子需要知道星期天要將足球隊衣送洗,這樣子星期一練習才能穿。她女兒需要知道哪種衣料可以放入乾衣機,哪種不行,要是不小心把毛衣放進乾衣機裡會發生什麼事。小孩應該知道馬桶堵塞時要怎麼修理,停電之後如何重新設定水壓水箱,如何更換保險絲,如何為割草機做過冬準備,還有無數細節,過去這一切都由她一肩扛起,沒讓孩子有機會負責過。

我對她說,萬一她真的死於那場車禍,水箱的手動開關位置其實是最不需要操心的小事,但我明白她的意思。不讓孩子參與家事,我們一不在,他們就會束手無策,她剛巧有機會明白到這點。

總而言之,對她來說,這是個警鐘。保護孩子免於失敗,不讓他們經驗到小型災難,孩子就無法學到如何適應及處理小事,更別說是影響人生的大事了,這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而且這也不只是我朋友在瀕臨死亡時的洞見而已。

無論我們過度干預與保護孩子是出自於追求完美、想表現對孩子的愛,或是想證明自己是優秀的父母,我們都沒讓孩子有機會擔負起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成為家庭真正的一員。我們拒絕給予孩子失敗的禮物,忘了有時候,最好的教養時機就出現在災難發生時。

我的好友,《紐約時報》的編輯戴爾安東妮雅(K. J. Dell’Antonia)很喜歡講一個故事,有一天她的朋友開車衝出她家已結冰的車道,車頭栽進雪堆當中。

大人們為了這意外感到憤怒與束手無策。但是,當時有六、 七個小朋友,既激動又興奮,因為他們有了動手幫忙把車弄回車道的機會。他們集合在一起,拿出貓砂,增加摩擦力跟防滑,又用斜坡、槓桿及滑輪,設計出各種組合,試圖幫助車子重新開回車道。

戴爾安東妮雅至今仍津津樂道那群孩子在如此令人沮喪的狀況下,所表現出的樂觀與熱誠,彷彿他們就等著這一場危機,好證明自己的表現有多機智又多幫得上忙。為了讓車子脫離雪堆,他們嘗試過也失敗過好多好多次,每一次他們想出新點子,大夥都好開心。

戴爾安東妮雅講起那個下午,總說那是她最喜歡的冬日午後,當我問她兒子那天下午的經過,他立刻笑了出來,並開始重述那天的冒險。發生家庭災難時,我們若刻意把孩子排除在外,便會失去一個簡單的機會,讓他們從失敗中復原。

剛開始,做家事可能會令人卻步。我們鼓勵他們依賴別人,於是他們就只會:袖手旁觀,露出不耐煩的表情,希望剛好有大人經過,將他們從無能解決的狀況中拯救出來。我們教孩子,只要把自己管好就好,這會有個危險,使他們從沒用無能變成懶惰自戀。沒用無能還可以透過耐心來彌補,但要重新教育一個自戀的人,這挑戰可就大多了。

model956676.jpg
只因為你家小孩沒洗過衣服,不曾把碗盤放進洗碗機裡,並不代表他就做不到。(圖/Bessi@Pixabay

在跟老師們談到孩子在家裡能做什麼家事時,很明顯的,老師要比父母對孩子的能力更有信心。當我請老師列出清單,說明孩子可以做到、但父母卻不相信他們能辦到的技巧時,我收到一頁又一頁的建議。我問某位老師,若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與耐心,她的幼兒園學生能做到些什麼,她微笑回答:「什麼都做得到。」

我曾寫過相當多封推薦信,數量之多早已數不清,有好幾回我仔細檢視這些精心規劃撰寫的申請書,最後都會附上學生的志工服務內容—他們在街友庇護所協助準備晚餐,幫忙整理捐贈的衣物,在哥斯大黎加搭蓋公共廁所—然而,我也知道一個事實,大部分孩子從沒動手洗過自己的衣服。

現在我們在志工旅行與慈善工作上,花費許多精力與金錢,我們在乎這些努力在申請大學發揮作用,但是教一個孩子服務他人,應該從家庭做起,為自己的家人服務,而且愈早開始愈好。

只因為你家小孩沒洗過衣服,不曾把碗盤放進洗碗機裡,並不代表他就做不到。

孩子很有創意,也很會想辦法,即使工作看起來超過他的身高或雙手的靈巧程度,他還是可以透過踏腳凳及簡單的指示來完成。放在餐檯上方高櫃的碗盤怎麼辦?當我兒子在六或七歲,第一次被分配到洗碗的工作時,他洗了半個小時。他從客廳拉來一張椅子,以搆到高櫃,將那些盤子一個個擺回原來的位置。當我請他「把碗盤從洗碗機裡拿出來」時,我忘了有應該放回高櫃的盤子,但他還是想出辦法來解決困難。

當我事後想到:「等等,你全都放回去了?即使是那些盤子?」看到他臉上的驕傲,我看似驚訝,其實滿心歡喜。從他第一天學習如何拿碗盤、排好碗盤、放回碗盤開始,過程中他當然也打破過碗盤,但是誰在乎?能看見他覺得自己做得到的自豪笑容,打破十個盤子我也不會計較。

孩子被剝奪貢獻感與不知為何而做的迷惘,已有好幾個世代,如今是恢復的時候了。

要打造一個有目標的充實人生,參與家事是第一步,而且我認為,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當醫生尋找青少年憂鬱與自殺意念的原因,學術文獻中一再提到「缺乏目標」是主要因素。當人生大小事逼得人喘不過氣或是令人深感無聊時,人生目標能讓我們免於絕望,也會在過程中加強孩子的決心、智慧與毅力。

父母有許多原因,沒給孩子空間與機會尋找目的,這些原因包括:

1.我自己來做比較快。

2.反正他們只會做錯。

3.小孩還小,就讓他們當個小孩,等他們長大,他們自然會做。

4.這樣子我家會看起來很髒亂,別人會說我閒話。

5.這樣子我家小孩會看起來很邋遢,別人會說我閒話。

夠了,是時候讓孩子有機會做出貢獻了。給他們機會踏出第一步,嘗試、失敗、再來一次,直到做對為止。

首先,我們必須把「瑣事」這個詞從家庭用語中刪除。親子教養教練、也是「正向親子教養解決方案」創辦人麥克里迪(Amy McCready)告訴我:「我總是鼓勵父母別用瑣事這個詞,而要改用『家庭貢獻』。說這些家事是『家庭貢獻』,不會讓孩子更享受做家事,卻會送出一個重要訊息,讓他們知道做家事的重要:當你幫忙做家事,你便讓這個家變得很不一樣。人的本性需要感覺自己是重要的,做家事是一個很棒的做法,讓孩子從小就感到自己很重要。」

當你家小孩發現自己的重要性跟目標,要記得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他會失敗,在學習過程不時就會搞得一團糟。他對家事的貢獻,不只是你貼在冰箱上那張清單裡的一項,而是一個過程,一種教育。

walking.jpg
爸媽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而且最有可能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日常的責任與挑戰。(圖/Unsplash@Pixabay

你知道如何把洗好的衣服摺成你喜歡的樣子,你家小孩卻不知道。頭幾次讓他搞砸了沒關係,給他機會自己注意到,他摺的襯衫跟抽屜裡其他襯衫有何不同。

讓他哥哥因為褲子濕成一團,對他發脾氣,因為乾衣機把褲腳打結了。讓他自己發現,當他把衣服留在乾衣機裡過夜,他最喜歡的襯衫會無可救藥的皺巴巴,或許下一次,他就不會再讓這種情形發生了。

在他學習變成一個有用的人之前,你家或許會比平常髒亂些,你的小孩可能會在外出時穿濕褲子跟皺襯衫,但假如你在意老師、朋友及鄰居的眼光,更勝於孩子的勝任感,那你就該好好反省自己。

總有一天,他會學會關於洗衣服的每個細節,不只是洗衣服,而且洗得很好。給他足夠的時間跟很多機會,他或許會想通如何摺好一件床包。

爸媽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而且最有可能教會孩子如何專注在目標上,帶著勇氣與良好的態度,面對日常的責任與挑戰。

如果爸媽很輕易就被打垮,孩子也會如出一轍,一旦無法承受困難、覺得無法克服,就會放棄目標。而孩子若親眼看過爸媽用決心與智慧發展出解決問題的技巧,這孩子將來也不會輕言放棄,同樣會使用手邊的滑輪、槓桿及所有隨手可得的工具與技巧,來移除障礙,完成工作。

作者|潔西卡‧雷希

身兼教師、演講家及作家三職。她為《紐約時報》撰寫雙週的讀者諮詢專欄「班親會」,也是《大西洋月刊》的供稿作家,並在佛蒙特公共廣播電台擔任評論員。目前她教的科目是英文及寫作,但是拉丁文在她心裡占有特殊地位。她在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拿到法律博士,專門研究青少年與教育法;與先生及兩個孩子住在新罕布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出版《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練習:失敗是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