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害怕利用他人作品!莎士比亞偉大的劇作都是「偷」來的…

2016-07-15 11:42

? 人氣

莎士比亞是史上公認最天賦異稟的作家,他超越了語言、文化、時間及地域限制,展現了無與倫比的創作天賦。環視古今中外,他的作品以優秀且匠心獨運的原創性而受到讚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許多作家很好奇,莎士比亞是如何想出這麼多好故事,他的靈感來源是什麼?他去哪裡找點子?有些什麼祕訣?

實情會令你大吃一驚。莎士比亞「確實有」靈感來源,但莎士比亞的故事其實沒有什麼「原創性」。事實上,莎士比亞的三十八部劇本中只有兩部不知道來源,其餘都是偷來的─沒錯,就是「偷」,從一些明顯有跡可循的來源偷來的。換句話說,「莎學」學者確實找到了莎士比亞的靈感來源,各位讀者將會在本章中得到解答。

善用他人的作品

莎士比亞幾乎每部作品都是以先人的創作為本,例如《奧賽羅》直接取材自一五八四年在英格蘭出版發行的吉拉迪.辛提歐的《百則故事》(Hecatommithi )。莎士比亞將原始素材改編,提升摩爾人的地位,讓摩爾人當到將軍以及被冊封為貴族,他創造了西方文學史上第一位黑人悲劇英雄,但故事本質上是相同的。

同樣的,《哈姆雷特》是以古代斯堪地納維亞人為本。法蘭西詩人貝佛若(Francois de Belleforest)在一五五九年重述了這個故事。故事基本上跟原始文本沒有太大差異。

《威尼斯商人》則以十四世紀作家喬凡尼.菲奧倫提諾(Giovanni Fiorentino) 的《愚人》(Il Pecorone )為本;《冬天的故事》則看得到羅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的《潘朵斯托》(Pandosto ,1588)的影子。書單還可以一直列下去。除了《暴風雨》(The Tempest )與《愛的徒勞》(Love’s Labor’s Lost )這兩部劇作外,莎士比亞其他的劇本很明顯幾乎都以他人的作品為基底。

當然,在莎士比亞的時代,這種講故事方式不只能被接受,甚至還是當時的常態。當時有許多作家是以他人作品為基調來創造故事。假如你以為現代大師有逐漸走出了這種慣習,那可能是因為你最近沒好好看電影─只是好萊塢會把這種作法稱為「重拍片」(remakes)、「改編」(adaptations)、「重啟」(reboots),以及「致敬」(homages)。

從過去到現在,編劇大師都會挪用某位作家的作品並從中汲取靈感。莎士比亞知道它是有力的工具,也不避諱把它們拿來用。當然,假如文本來源和莎士比亞你都讀過,你就會注意到莎士比亞的作品遠優於前者,他總是創造他自己的作品,把原始故事改編得更精采。這些例子很明顯是在告訴我們:不要害怕利用他人的作品,但是要創造自己心目中想說的故事。

重寫著名的傳說、神話和民間故事

當莎士比亞不忙著拆解他人作品之時,他會沉浸在傳說、神話和民間故事中,從中汲取靈感。確定的例子是《羅密歐與茱麗葉》,貴族戀人因為家庭反對而分開,是中世紀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莎士比亞算準了那個故事有成為好劇本的潛力,而呈現出來的結果也確是如此。

在好萊塢,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是創造商機的公眾資源,《雷神索爾》(Thor ,2011)是修改古代的斯堪地納維亞傳說;《公主與狩獵者》(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2012)告訴我們一個全新敘事的童話故事;《超世紀封神榜》(Clash

of the Titans ,2010)把古典神話帶到一個嶄新的層次;每部電影都帶著創新的意圖,伴隨常見的素材,以及在票房上被證明出奇的成功。在莎士比亞的時代和現代的好萊塢,傳說、神話,和民間故事是豐富的靈感來源。

取材於歷史

莎士比亞最愛的題材靈感是霍林斯赫德的《編年史》。他從當中的歷史記載找到謀殺、復仇、權力和背叛的故事。事實上,莎士比亞相當熱愛歷史,他的十五部歷史劇有三分之一是來自於此,例如《李爾王》、《理查三世》、《馬克白》和《亨利五世》這些不朽的經典歷史劇。

隨著知名的故事和利用他人的作品,直到今天,歷史仍然是作家和創作高手的靈感來源。有史以來創最高票房紀錄的電影《鐵達尼號》和《神鬼戰士》(Gladiator ,2000),都是以歷史事件為背景所虛構出來的故事。歷史故事當中潛藏著迷人的瑰寶與令人興奮的角色來源,一切都等待被挖掘,得到創造性的新收獲。

大膽利用新聞事件

大家都知道,現實總是比小說還離奇。沒有什麼比新聞更容易找到光怪陸離的真實事件。這些腥羶色的內容提供了寫作素材,是豐富的靈感來源。

莎士比亞完全知道要怎麼運用時事,在故事裡增加刺激性。以《李爾王》為例,這個故事表面上是以歷史事件為主軸,但這同時也是一六○三年著名且廣受爭議的案件。老態龍鍾的紳士阿奈斯利公爵(Sir Brian Annesly)有三個女兒,兩個大的設法想讓法律判定他老人精神錯亂,小女兒可妮莉雅(Cornelia)提出異議堅定表示,要維護他父親的利益,她的名字可妮莉雅被懷疑有相似性,可能是莎士比亞有意的連結。

不管莎士比亞有什麼意圖,《李爾王》在舞臺上創造了更大眾化的戲劇效果─部分原因無疑是參考了流行事件。

最近大眾類型的電影像是《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2009)、《社群網站》(The Social Network ,2010)、《魔球》(Moneyball ,2011)、《亞果出任務》(Argo ,2012),以及《00:30凌晨密令》(Zero Dark Thirty ,2012),很大程度上是真實事件,甚至有時在字幕卡上會打出「取材於真實故事」或「靈感來自於真實事件」。敘事細節若來自難得的或有爭議的真實故事,能加強電影的即時性與觀眾的情緒連結。

維持個人性

最後同樣重要的是我們已有準備:憑藉你個人的經驗,最好是多一點痛苦的經歷。建議也許陳腐過時,但並不意味著它不是好建議。

我們不確定莎士比亞以個人經驗為素材的作品有多少,莎學學者對莎士比亞的私人生活所知甚少,只能從一些資料,像是他的孩子─大女兒蘇珊娜(Susanna)、龍鳳胎朱蒂絲(Judith)與哈姆奈特(Hamnet)窺探一二。哈姆奈特在一五九六年病因不明死亡,當時只有十一歲。保守猜測是莎士比亞對唯一的兒子的死亡感到深沉的悲傷,尤其在三年後,莎士比亞把他最好,最璀璨光輝的角色命名為哈姆雷特,很可能是莎士比亞把一湧而出的悲痛傾注於劇本裡,造就了我們現在這部廣為流傳的永恆傑作。

就像作家一般,我們本能地知道個人經驗無疑是我們的寫作根基,莎士比亞顯然知道這個道理:運用你的個人經驗─它將永遠是你豐裕的靈感來源。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周出版《跟莎士比亞學創作:連好萊塢金牌編劇都搶著學的20個說故事密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