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意餐點時,你希望餐廳立刻重做嗎?日本心理學家:過剩的服務,讓客人病了!

2016-07-20 13:00

? 人氣

在這個人人都是服務業的年代,不乏許多認為「出錢是大爺」的人。這種情況擴及到「教育」方面時,究竟會對學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過剩的服務態度

不管是出門購物、用餐,還是前往銀行辦事,我們到處都看得到客氣過頭,甚至足以讓人啞口無言的服務態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平常我遇到這樣的服務態度時,心裡都會不好意思地想著:「用不著這麼客氣啊。」不過,看到他們用相同客氣的服務態度對投訴的客人道歉時,卻也忍不住同情他們。我心裡總是會想:「你們真倒楣,遇到這種情況,大家心裡都會非常生氣吧,但你們每次面對客人都要如此低聲下氣。」

例如前一陣子,由於我的存摺已經用完,需要前往銀行辦理更換存摺。在輪到我辦理手續時,服務人員十分歉疚似的對我說:「實在是很對不起,您帶錯印章了。雖然樣子跟先前的印章很相似,不過還是有些微的不同。」接著,我伸手在包包裡找了一下,才拿出正確的印章給他。

換句話說,該感到不好意思的人是我,因為是我自己拿錯印章。然而,那位服務人員卻又對我說:「真是對不起,造成您的麻煩,害您又多費了一些工夫。」我回道:「哪裡,是我造成你的麻煩才對。」辦好手續後,我心想是我自己弄錯在先,照理說給人家添麻煩的是我才對,但那位服務人員過度客氣的態度,反而讓我心中的不好意思難以釋懷。

還有,在辦理手續的過程中,因為有其他注意事項需要說明,所以銀行人員拿著文件繞到等候室來找我,接著,這位行員蹲下來,以跟我一樣高的姿勢進行說明。雖然我看過很多人用這種姿勢對客人進行說明,但我還是心想:「沒必要擺出這麼低的姿態吧?用更有自信的方式工作不是會更輕鬆嗎?」不過,這時我又突然想到,也許有些人就是希望銀行人員用這種低姿態進行服務,並且要是沒做到這樣的地步,那些人就會大發雷霆。其實,這種過度客套的服務態度只會讓人變得越來越自戀,覺得「自己主張的道理絕對有用」、「自己應當享有禮遇」,並且形成接近人格障礙的心理。

基本上,自戀型人格障礙有以下9種心理特徵,美國精神醫學會的診斷手冊表示,當一個人擁有其中任5種心理特徵,就可以診斷為自戀型人格障礙。

1. 過分自負,自認為才能、表現非常優秀。
2. 過度沉醉於成功、權力或美麗的幻想。
3. 認為自己十分特別,而且覺得一般人無法理解自己。
4. 過度尋求他人的贊同。
5. 有強烈的特權意識,做任何事都希望能獲得禮遇。
6. 毫不在乎地利用他人。
7. 對周遭的人事物沒有共感,無法理解或不在乎他人的心情、欲求。
8. 有強烈的嫉妒心,或覺得他人會用相同的標準看待自己,因此也覺得他人會嫉妒自己。
9. 自視甚高且態度傲慢。

雖說擁有多種上述特徵,才可以診斷出一個人有人格上的障礙,不過自負、自視甚高、非常想博取他人的認同、認為自己應當備受尊崇、不關心他人、嫉妒心強烈且十分傲慢,有這些性格特質的人其實遠比我們想像中多上許多。

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絕對是正確的一方,所以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因此,當這種人和他人的意見不合時,往往會認為對方肯定是錯誤的。如果對方不肯屈服於自己的道理,他們就會變得情緒化,並且將大腦的開關切換到攻擊模式。以上這些狀況除了會引導出一個人的過度反應之外,同時也會形成逼迫企業、店家過度禮遇客人的原因。

情感勞動的社會

當過度禮遇客人的服務態度成為隨處可見的現象時,也就代表情感勞動(Emotional Labor)的概念已經遍及整個社會。

情感勞動這個詞是由社會學家霍奇查爾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發明的,意思是為了讓自己的表情、身體語言符合一般的社會規範,而做出讓自己符合該情境的情緒反應。如果以剛才的例子來說明,就是一個人為了達成以顧客為優先的目標,在工作上格外重視自己的情緒管理。

霍奇查爾德採訪了服務態度優秀的達美航空,從空服員以及員工教育的現場探討情感勞動如何運用於工作中。他針對空服員的情感勞動做出了以下分析:

「那些員工常常跟我說,他們雖然會對人微笑,不過那並不是發自內心的笑容,而是像化妝、穿著制服、放音樂、氣氛良好的裝潢、提供飲料等行為一樣,是具有服務性質的商業手法,並且也都是基於讓乘客放鬆心情的考量而做出的行為。……(中略)……對空服員來說,微笑就是『工作中的部分業務』,而為了讓工作更加順暢,她們也會調適好自己的情緒。

換句話說,空服員是一種努力在眾人面前強顏歡笑的辛苦工作,工作中還必須想辦法漠視自己的疲勞和焦躁,若是不小心讓他人發現自己的不耐煩,就會讓『使乘客感到滿足』的賣點前功盡棄。因此,她們還是會想辦法在工作的空檔,將疲勞和焦躁發洩出來,讓心情輕鬆後才能將心思放在情感勞動的過程,從而展現良好的工作成果。」

(出自霍克希德Arlie R. Hochschild《被管理的心:人類情感的商業化》)

在本質上,情感勞動會為了滿足顧客而控管好個人情緒,於工作現場察言觀色,再演繹出恰當的情緒表現。而空服員在重視服務態度的行業中,也是最為典型的情感勞動者。

我在《「俯視他人」的心理構造》一書中,曾提過一些特別在乎部下心情的主管。他們和以前的主管不同,不會毫不在乎地斥責部下,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主管也擁有強烈的情感勞動意識。

在以前,雖然部下小心翼翼地和主管相處是很平常的光景,不過現代卻正好相反,主管和部下相處時反而變得越來越小心。

我個人認為,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下,也讓老師習慣用對待顧客的態度應付學生和家長。

老師以服務顧客的態度面對學生在現代,市場經濟的原理終於也浸染到教育領域。因應而生的就是學生和家長會因為支付了學費,而開始產生「顧客」的自覺,在地位上自認比校方還要高。也因為如此,讓校方不得不用對待顧客的態度對待學生和家長。

這種過度的服務態度,不只出現在商業交易的場合,就連現在的教育場所也頗為盛行。

為了不讓學生在求學時受到的傷害變成一連串的指控,很多學校開始過度在乎家長們的意見,而老師們在工作上的態度也越來越接近情感勞動。

因此,對於現代學生們的抱怨和要求,老師們習慣照單全收。此外,老師也絕不會嚴厲的地指導學生,因為要是太過嚴厲,可能會不小心傷害到學生們脆弱的心靈。所以,常可見到現代老師提心吊膽地與學生應對。

也因為這樣,學生和家長也開始認為自己的任何要求都該理所當然地被實現。一旦不如己意,比起反省自己是否觀念錯誤,他們反而會因為無法理解而展露出攻擊性。

在如此的教育環境下,學生們無法在嚴苛的現實環境中挺直身子,也無法鍛鍊出足以跨越困境的心靈。這樣的學生只要發現世事無法盡如己意,就會怒不可抑。一旦有倒楣的事發在生自己的身上,就會開始身體不舒服,或者陷入低潮。

曾經有某位大學教授在課堂中糾正學生上課的態度。一般來說,在這種場合,學生通常會向老師道歉,然後再重整好自己的上課態度;但那位學生反而對老師說:「不要囉唆!」據說老師也繼續對學生說教,結果,那位學生下課後立刻前往教務處投訴老師,理由是老師言行不當侵犯了他。同時該學生還對校方表示,不想再上那位老師的課,所以也提出了撤換老師的要求。

由於現代的教育現場也進入了滿足顧客的時代,所以教務處對那位學生的投訴不會置之不理。雖然校方沒有因此解聘老師,但為了息事寧人,還是以特別案例的方式,讓該學生轉往其他老師的班級。就這樣,校方在教育現場展現顧客至上的態度,反而將學生培養成一遇到事與願違或不好玩的情況,就會馬上失控的態度。

作者簡介│榎本博明

1955年生,心理學博士,東京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畢業,曾在東芝市場調查部工作,後為川村短期大學講師、美國加州大學客座研究員、大阪大學研究所副教授。目前是MP人間科學研究所的老闆,以心理學為基礎,進行企業培訓和教育演講。著作多從心理學角度探討社會問題,如《「對不起」的國家》《「高高在上視線」的結構》《病態愛自己的人》《淺薄卻自信十足的人》《小霸王上司的時代》等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暴走社會:鄉民正義、網路霸凌與媒體亂象,我們如何面對反應過度的社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