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被臉書取代、臉書之後IG竄起。強者恆強的網路世界裡,網路效應到底如何發生?

2019-05-24 10:58

? 人氣

2. 點線面體的「體」:時代背景的改變,帶來人們行為的改變──隕石把上個世代的霸主恐龍給淘汰掉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MSN的沒落,與Facebook以及Line的崛起有很大的關係,而Facebook與Line的崛起,又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有很大的關係。

Facebook吸走了人們的注意力,社交方式從訊息變成臉書這種平台,加上智慧型手機帶來的「拍照打卡上傳情境」,讓Facebook快速擴張,Facebook隨時想拍照打卡上傳的模式,也帶來了智慧型手機的需求,所以互為推手,將強項在PC版的MSN遠拋在後。(其實更一開始是偷菜的情境,為了自己的農場大家狂互加好友,這可以總結到第一點,從某個需求強力切入)

之後Line的崛起(2011年),也是以手機平台為邏輯設計,建立在手機移動平台上的私訊軟體,之後的MSN,即使做了手機app版本(2014年),也已經沒有人在上面了。

智慧型手機的崛起改變了許多事,其中使用者行為應該是最重要的,注意力與使用時間,從電腦移到手機的這個趨勢是很明顯的,蝦皮從一開始做電商,也同樣以手機平台做原生的邏輯設計,再用免運從小型賣家切入。

我相信未來幾年,智慧型手機一定會繼續改變許多事情。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人在搶做智慧音箱,如果他變成下一個隕石怎麼辦?還有AI我認為也是下個隕石。

二、其實,我們做的事情,也有些是具有網路效應的

網路效應對人類來說是什麼?

再說一次網路效應的定義:當使用這項產品/服務的人越多,這項產品/服務,就越有價值。

你得到的知識越多,而且具備一套思考的框架,能將這些知識內化之後互相連結、觸類旁通,這些知識就越有價值,就像Google一樣,具備強大的核心演算法,越多人使用,就有越多data,越多data,AI提供的服務越準確,就吸引更多人使用。

你認識的人越多,就越多人想跟你當朋友,因為進入你的人脈網絡會更有價值,可以認識更多人,就像Facebook一樣,越多人加入,這個網路就越有價值。

或者是,你認識的「同溫層以外」的人越多,或是你嘗試「舒適圈以外」的事情越多,你能接受到的觀點與挑戰越多元,從這些多元觀點與挑戰中,你進一步磨練了自己的思考框架與克服挑戰的能力,進一步擴大自己的舒適圈與同溫層,並具備向外挑戰的能力,強者不都這麼煉成的嗎?

對我自己來說是,越寫文章我就越能好好整理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寫出好的內容,越能寫出好的內容,讀者和鼓勵就越多,讀者越多我就越有動力好好寫文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