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經緯觀點:真正的北大,是看不見的北大

2016-05-29 07:00

? 人氣

因應之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文學科面今日臨幾個問題:人文學科受到擠壓只能在邊緣發聲,如何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如何從社會、國家獲得人文「悠遊」的資金支持?如何拿捏及管理「悠遊」與偷懶?人文學如果用「看不見」的精神引領大學,如何應對「看得見」的排名?面對世界變化,面對大學變化的人文學科應當如何自處?

王汎森先生認為,直到德國的大學改革後,研究型大學和教學型大學才有同等重要。排名風氣和產業化的趨勢,不利於人文學科的發展,排名的衡量指標,並不具備高度參考價值。盲目地重視排名,將「產業創新」做為大學主要功能,用這些指標支配學術的研究方向和資源調動,會消耗人文學科的影響, 應該拒絕助長這一風氣。如果學者的水準不夠高,不用指標就自然不能服眾。

費孝通《皇權與紳權》中「政治守政統,士人守道統」,政治的歸政治,學問的歸學問,人文學科學者的職責不是全盤考慮行政問題,在體制下仍應強調持守道統,不能降格。在一個有自信的大學裡,真正好的成果往往是極少人做出來的。除了少數偷懶者,大部分學者始終不懈的研究或教書,發揮自己的長處。制度、管理並無對錯,但若以成果論英雄,很多表面或快速成果都未必能持續。

用口碑說話

王汎森先生總結道,人文的「用處」,最重要恰在「說不清楚」,正如大象不能舉起自身的。大數據可做資料,但無法取代人文的智慧。人文的作用如章太炎所說,在於擴充人的「心量」層面。每個學科都有內部紀律,形成自己的口碑,並非去抗拒標準,而是抗拒只用標準衡量,人文學科也不例外。

大學的人文向度

王汎森院士給座談訂題目,目的應該是找出大學的人文向度。希望北大人具備人文素養,帶著人文氣質,標舉出一種價值,形成一種學風,產生人文智慧,建立口碑。這種看不見的價值,不會被有形的指標化運動、排名或產業創新所拘束,有自己的精神標的、理想與魅力,可以引領風騷。

端出口碑菜

北大校長有識人之明,蔡元培看了梁漱溟年輕的時候《東方雜誌》的一篇論文《究元決疑論》,決定聘請沒有上過大學24歲的梁漱溟到北大哲學系當講師,講《印度哲學》。梁漱溟在北大講課極受學生歡迎,1923年前後他講「儒家思想」註冊的學生僅90多人,來聽課的卻達到200餘人,梁漱溟後來成為新儒學的代表人物。胡適聘高中沒畢業的錢穆來北大當副教授,錢穆教通史課教室設在禮堂,每堂學生坐立300人皆滿,有人甚至聽了他8年的課。胡適用白話講《詩經》、《楚辭》、諸子、漢晉古詩,妙趣橫生,課堂在二院大禮堂,聽講的不但擠滿了課堂,甚至窗外也站滿了人。陳獨秀網羅連中學都沒有畢業的通俗小說作家劉半農(後來發奮取得巴黎大學博士)。其餘名教授如開闢現代大學之路的蔣夢麟校長、用英文寫出經典《中國哲學小史》的新儒學代表人物馮友蘭、文字音韻學家錢玄同、學科學的吳大猷、錢思亮……,這些北大教授的學問及口碑,成就出北大卓絕的名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