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所得分配 文章列表
#
所得分配
約 1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內
專欄
科技
鄭宗記觀點:AI時代的人民幸福感
近年每當主計總處發布家庭收支調查報告或受僱員工薪資統計,總在媒體、輿論或網路上引發物價上漲、實質薪資倒退、所得分配不均及貧富差距惡化等討論;各國實證研究皆顯示所得與人民的幸福感息息相關。不禁回想起民國一零一年馬英九總統的第二個任期時,主計總處曾依循OECD「美好生活指數(YourBetterLifeIndex)」架構,著手建立、並公布「國民幸福指數」,其內容包括居住、就業、教育、健康、環境及工作、生活平衡等面向;以別於國民生產毛額等經濟硬指標來衡量國民福祉的侷限性。
鄭宗記
2024-08-29 06:50
新聞
國內
政府遲30年才公布?台灣貧富差距擴大至66倍 學者曝2數據被低估:差距恐怕更高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財富分配統計,110年五等分位的家庭財富差距倍數擴大至66.9倍,更表示,相較於其他國家,我國財富分配比較均勻。對此,經濟學者林祖嘉則認為,台灣所得分配持續惡化,倍數差距過大外,這些倍數有可能被低估。
呂品萱
2024-08-13 08:10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名人真心話
台灣最有錢的1%家庭,財力究竟有多驚人?朱敬一全面解析「富者更富」的原因
儘管所得與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長期為人詬病,時至今日卻仍未找到解方。中研院院士朱敬一指出,台灣光是最有錢的1%家庭,就享有全台總所得11.29%,而且有錢人也許因為政商關係、資訊來源等優勢,無論股票或是房地產,投資報酬率都比一般人還高,形成「富者愈富」的局面。
林彥呈
2020-10-24 03:26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風評
風評:總統的偽善─感嘆分配不利上班族,卻又為股利所得大減稅!
小英總統在民進黨中常會中,聽到「受僱者報酬下降」,特別表達對低薪問題的關切,還要行政部門要「對症下藥」。但總統似乎毫無知覺、或是無知於其政策正是惡化差距與分配比的首惡。
主筆室
2018-01-05 07:30
評論
國內
財經
風評
風評:「先富豪之憂而憂」的蔡總統,心到底為誰而痛?
一千多年前的十月一日,是北宋大政治家范仲淹的出生日。他的功勳事業未必有轟動可書之蹟,但是他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卻傳頌久遠,咸認是理想政治人物應有的圭臬。范氏這兩句話的關鍵詞是「天下」,表示他所懸念所繋掛者,是天下云云眾生、尋常百姓。如果政治人物把范氏名句中「天下」二字改為「皇上」,那麼他們就只是狗腿;如果把「天下」二字改為「權貴」,則呈現一幅倚附的醜態。試問,如果政治人物把句子改為「先富豪之憂而憂」,這又是什麼樣的嘴臉?
主筆室
2017-10-02 07:3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創新導致所得分配惡化」 張忠謀:政府旗艦計畫不能以既有產業為代價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今(24)日在工商協進會早餐會上,批評新政府產業政策,他以蔡英文總統主張經濟主軸「創新、就業、分配」,他認為新政府經濟政策不能沒有成長,因為沒有成長就沒有就業,其次,創新與分配是互相衝突的,少數人的創新導致全世界所得分配惡化,「創新是分配的罪魁禍首」,他呼籲政府在發展五加二創新旗艦計畫時,不要忘記包括半導體業等既有產業的重要性,因為創新產業發展,如果是以既有產業為代價,恐怕得不償失。
林上祚
2016-10-24 10:24
財經
中研院院士胡勝正:經濟狀況不好、年輕人失業困境、所得分配不均……蔡英文是歷年挑戰最大總統
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表示,國內經濟狀況不好,所得分配不均,再加上兩岸進入磨合期,社會對準總統「期待很高但耐心也有限」,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將是歷年挑戰最大的總統。
中央社
2016-04-23 18:43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黃士修觀點:統計方法不完美≠政府隱瞞資訊─兼答朱敬一教授
很高興看到朱敬一教授寫了《補上一堂課——所得分配不均的衡量》,續談所得差距的問題。朱教授開頭就提到:『由於爭議雙方分別被人貼上了政治色彩,任何人表示意見好像就是站邊。這種「以顏色區分一切」的惡質現象,實在很糟糕。』我深感認同。
黃士修
2016-03-22 07:0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朱敬一專欄:補上一堂課——所得分配不均的衡量
立委黃國昌質詢關於台灣所得分配是否公平,與行政院主計長石素梅有些爭議,又引起閱聽人的後續評論,風傳媒的朋友希望我寫個文章釐清爭議。我對於這些爭議當然有看法,但是由於爭議雙方分別被人貼上了政治色彩,任何人表示意見好像就是站邊。這種「以顏色區分一切」的惡質現象,實在很糟糕。以下的評論,我只想從社會科學的角度談清楚「所得分配」的衡量,算是給「網路社區大學」的補課吧。
朱敬一
2016-03-21 07:1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朱敬一挺黃國昌,頂尖經濟專家都是以所得稅來分析所得分配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14日在財政委員會質詢主計總處,引用中研院院士朱敬一的研究證實國內貧富差距擴大。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18日在臉書上痛批黃國昌根本沒搞懂所得分配的意義;朱敬一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黃國昌的引用沒有錯。用「家庭收支調查」分析所得分配,是舊的方法;新的國際趨勢,確實是用財政部所得稅結算資料去分析所得分配。
風傳媒報導
2016-03-18 23:11
新聞
國內
沒搞懂所得分配?核終戰神批黃國昌:把書讀清楚 不必浪費大家10分鐘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14日在財政委員會質詢主計總處,引用中研院院士朱敬一的研究證實國內貧富差距擴大。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18日在臉書上痛批黃國昌根本沒搞懂所得分配的意義,「只是石素梅主計長人太好,沒有當場給黃國昌難看。」
劉芮菁
2016-03-18 18:30
評論
財經
朱敬一專欄:《21世紀資本論》導讀與對照(6):台灣所得分配的惡化
行政院主計總處與財政部最近都決定,將不再公佈十等分所得與廿等分所得的統計資料;這表示將來唯一外界看得到的所得統計,只有五等分資料。例如,若是要了解所得分配的不均度,就只能拿最高所得20%者的平均所得與最低所得20%者的平均所得相比,再細的資料通通沒有。
朱敬一
2014-06-02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