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台灣流行歌詞演變的三個觀察角度

2016-01-24 06:20

? 人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另外,本論文尚未論及,以往受到歧視的性少數,也在同志運動的發展中得到了不少正面歌詠,如角頭唱片1998年出版的合輯《擁抱》。此等歌曲因可承載前衛的意義而會得到進步派的關注,然而進步派論者容易過度偏重其衝擊體制的成份,而忽略其言情的成份,今後我們研究或習作時應避免此病。

1970年代及之前,社會風氣的主流為與傳統禮教同構的保守派,保守派會希望自己和對方都能規整於社會而得到幸福,並且要求眾人依循同樣的軌則,因而會惹人厭惡。1980年代,自由派躍登主流,眾作者與歌手不約而同地在歌詠自主的愛情中,衝決了以往的保守風氣。1990年代中後期,保守派已然式微,情歌雖可繼續作勢對抗「大人」與成規,但已愈來愈難如前期「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一句歌詞可以引起延燒數年的爭議。2000年以降,不願重彈老調的創作者,遂須面臨三項選擇:以更加「重口味」、煽情狂蕩的表現吸引視聽,;或者深挖「自己」與「對方」之間的問題,去經由更新愛情觀,自求知解,以得紓發;或者主動連結熱門議題,如蔡依林2014年專輯《呸》便大作女性主義、性少數的文章,成功得到了國際性別團體關注與多種獎項。

風水輪流轉;每當坊間出現譁眾取寵,且文辭與音樂水準俱皆低劣的作品時,網上也會出現不少譏諷與叫罵,其中顯現出保守價值觀者,如各種厚古非今的罵詞,往往還能得到許多贊同,令人有保守派可能回登主流的感覺。然而現今畢竟已是民風開放、資訊流通而變動急劇的世界,我們進入行動互聯網時代還是近幾年的事,可供發掘的情事與愛情觀還遠遠未到變化出盡之時,就看有誰能先發表出相應的佳作了。

*作者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碩士,香港浸會大學人文與創作系博士候選人;作家、歷史研究者、也是漫畫工作者。2013年創辦「恆萃工坊」,目前的產品有《易經紙牌》和《東方文化學刊》。

 

下週三在天地人學堂的跨產業沙龍,作者將以《易經紙牌》、《流行詞話》、《東方文化學刊》為例,講一下「超越對『正式』的執著,更精到的表情達意」的心得,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來指教。時間:2016/1/27(三)19:00-22:00;地點:天地人空間(台北市中正區齊東街74號1F)。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又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