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恐怖谷」 人形機器人與人類「相愛」的未來彼端

2016-01-22 22:43

? 人氣

「恐怖谷」圖示(維基百科)
「恐怖谷」圖示(維基百科)

這個低谷顯示,當機器人(或人偶、動畫角色等具有似人面孔的對象)的表現與外貌介於「幾乎像人」與「完全像人」之間的地帶時,會激起一種奇怪的不適感受。一個例子是導演勞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2004年的電影《北極特快車》(The Polar Express),其中的角色在當時較不先進的動畫技術下,被認為具有無神的雙眼、以及殭屍般的空洞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恐怖谷理論」在直覺上有其合理性,但要深入研究這種主觀的感受是很困難的。2015年9月,一份由美國史丹佛大學生物統計學家瑪瑟(Maya Mathur)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口腔及顎面外科學系賴希靈(David B. Reichling)提出的論文似乎證實了這個假說。

參與者被要求對80張機器臉孔給出反饋,包括它們有多像人、以及參與者對它們的好感程度。結果顯示,這些面孔越是像人,得到的好感度又越高,這個波線隨後下降,然後又提升,符合「恐怖谷理論」的預測。

瑪瑟表示,機器人們在令人恐懼與討人喜愛之間迴盪,「這是我們需要再加以了解的。」

機器人有心嗎?

有數個理論解釋這種不快的感受從何而來。包括它們引起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對於靈魂存在的疑慮、被取代的焦慮、以及對身體掌控權的不安感。這可能也與生物傳宗接代的本能有關,讓我們避開不適合的伴侶,例如尼安德塔人。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韋格納(Daniel M. Wegner)與北卡羅萊納大學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格雷(Kurt Gray)於2012年發表的一篇論文則指出,似人的機器人令人不安的原因在於,人們認為它們可能具有心靈。也就是說,它們可能不只會運動,也有感受與經驗的能力。一個看起來不具有心的機器人並不嚇人。

在恐怖谷另一端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日本的一種傳統偶戲「文樂」,又稱「人形淨琉璃」。這是一種由3名操偶者同時演出的大型木偶。「Geminoid F」也像是被操縱的人偶,與「Geminoid F」共事的美國演員布萊耶麗朗恩(Bryerly Long)描述,在操偶的過程中,「Geminoid F」也「被賦予了靈魂」。

在2015年北京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2015 GMIC, Beijing)上,石黑浩提到,(機器人演員的)觀眾是很重要的。機器人的演出是否也能觸動人心?他說,「我們要問自己的問題是,心是什麼?腦是什麼?......你能不能感覺到機器人也有心、有腦?」


(「Geminoid」名字取自拉丁文的「geminus」(孿生),加上-oid字尾(相似)而成。)

石黑浩的目標之一,是做出與人類無法分辨的機器人。他描述機器人是「一面鏡子」,「讓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當我們在機器人身上看見像是人的特質,我們也開始思考人心、欲望、意識與意向的真實存在。」

他認為,有一天,機器人與人將可以彼此相愛。

有鑑於機器人科技發展迅速,那一天可能來得比想像中更快。於英國公開大學研究「恐怖谷理論」的學生賴伊(Stephanie Lay)認為,在那之前,我們或許想要把握「恐怖谷」帶給我們明辨機器人的不適感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