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餘專欄:容許「差異」,兩岸才有更高和諧

2015-10-19 06:40

? 人氣

國民黨17日舉辦臨時全代會,黨政大老都上台與朱立倫拉手喊口號。(陳明仁攝)

國民黨17日舉辦臨時全代會,黨政大老都上台與朱立倫拉手喊口號。(陳明仁攝)

國民黨在選前九十天,以臨全會方式完成「換柱拱朱」大戲,吃相雖然難看,但對該黨立委選情畢竟有助。朱立倫也馬上拿國民黨以往最強項的兩岸政策,向蔡英文下戰書,要蔡說清楚如何面對兩岸關係及「維持現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選戰是「零和」賽局,兩岸關係卻是涉及互利的「非零和」賽局,前者凸出差異,後者追求和諧。兩種賽局性質不同,國民兩黨處理兩岸關係,事實也都尋求和諧(阿扁第二任期會挑戰美中紅線,並非「意圖走向台獨」,而是以「談台獨」掩飾貪污醜聞)。但近十年來,每次總統大選,國民黨都以兩岸關係恐嚇台灣民眾,誇大民進黨的台獨傾向。

這種為了一黨選舉私利而大打「差異牌」,久而久之,不只使中華民國的國家論述喪失多樣性,也使台灣的路愈走愈窄(讓中共得以利用台灣朝野的分歧及互鬥,在「一中」議題上步步進逼),對兩岸和平發展不是更有利,反而更不利、更易加深誤會了。

「容許差異,才有更高和諧」。這不但是廿一世紀全球化時代國與國間、民族與民族間相處的最高準則,也是以和平發展取代暴力對抗的最佳利器。中共非常瞭解這點,他們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就宣示:「我們主張維持世界多樣性,提倡國際關係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種文明、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應彼此尊重,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

而中國社會科學院2010年出版的一本談族際「差異」與「和諧」的着作,第一篇就是《在差異中求和諧求統一的思考》,它的三個子題分別為,一、人類社會:統一與差異;二、消除差異:解決民族問題的誤區;三、新的文明觀:在差異中求和諧。文中提到:「歷史上,民族對民族征服及採取強迫同化政策,企圖消除社會的異質性結構,來實現統一,其結果往往是失敗的。因為這種統一,是建立在「以我為中心」的同一或一致基礎上的。縱觀人類族際、國際關係歷史,這種統一並無成功的範例。」

根據以上觀點,一個友善、「維持現狀」的中華民國存在,對維持中華民族多樣性是正面的,對兩岸和平發展也是正面的。當民進黨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確定台灣已是民主獨立國家,其國名為中華民國;當李登輝表明他從來不曾主張台獨,因為中華民國即是獨立國家;當老台獨辜寬敏都期盼兩岸成為「兄弟之邦」,蔡英文更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維持現狀」,國民黨及中共還需要對他們充滿疑忌,甚至大動干戈嗎?

同時,「求同存異」不正是胡錦濤以來兩岸關係的最重要基石嗎(胡錦濤正式對美表明將追求「一個中國,各自定義」的兩岸關係和解)?九二共識的主要精神不正是「求同存異」嗎?中共的「十六大」不是強調追求世界多樣性、國際關係民主化、發展模式多樣化,以及不同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