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血淚交織換來的經驗」香港商人北上投資功不可沒

2018-12-07 09:00

? 人氣

徐百弟憶述,國家改革開放初期,珠江三角洲的平均工資為人民幣70元,相等於一個香港工人的百分之一,由於成本相差太大,再加上大陸地方政府提出許多優惠政策,儘管政策本身並不成熟及健全,許多港商也願意冒險北上投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家鄉情結 北上投資

徐百弟告訴德國之聲,國家改革開放初期,許多港商源於對家鄉的情意結,不忍心看見家鄉貧窮落後, 毅然把工廠遷移至中國。徐表示,這一顆熱切赤子情懷,成了當年第一批北上投資港商的主要原因。

於1982年在家鄉東莞開設手袋廠的林暉便是其中一個例子。在60年代中國大飢荒時偷渡到香港。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拼勁,在香港開了一家小型的手袋廠。改革開放初期,他目暏自己的家鄉百廢待興,心裡感到非常難過,於是決心把工廠搬到東莞,希望可以帶動家鄉經濟發展。

先立足珠三角 後擴至長三角

徐百弟指出,在80年代初期,港商大部份集結在珠江三角洲,直到80年代後期,港商開始轉移長三角、即江浙一帶投資及發展。在珠江三角洲投資的港商,規模較小,產業較多元化;而在長三角,以較大規模的產業投資為主。徐解釋,早於中國解放前,江浙一帶本有許多工業家,尤其以紡織制衣業為鼎盛。這批實業家,在解放後,不少移民香港,著名的如田元灝、唐翔千家族,都是紡織業的翹楚。這批江浙商人,於80年代中後期,得到當地政府的熱烈鼓勵回鄉發展,甚至連國家領導人也親自接見。因此,踏入80年代末期,港商分別已經在珠三角及長三角駐足,共同建立起兩個繁榮的經濟圈。

林暉告訴德國之聲,港商在北上投資期間,把香港一流的管理、技術,法律及營運經驗都一併引入國內,特別在培訓人才方面,在改革開放初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專業人才,使中國與世界接軌,追近世界的發展巨輪。

徐百弟表示,不少港商在中國經營期間,窺準機會,敢於冒險,一方面努力適應當地的法律及營商環境;另一方面,隨著80年代末期珠江三角洲一帶開始發展城市建設,不少港商透過買土地投資,累積不少財富,亦制造了不少神話。

北上投資經營 成功與挫敗血淚交織

然而,另一方面,徐百弟指出,改革開放初期,由於法制的不完善,再加上凡事都講關系,不少港商都碰得焦頭爛額、寫下了一本本悲壯的血淚史。徐表示,數十年目睹不少行家,他們的投資、機械被地方政府侵吞,卻是投訴無門,這些情況頗為普遍。徐笑言,香港人北上投資經營,首要學懂一套生存之道,生存之道第一條,便是要懂得打理好關係。這一道關係學,徐伯弟感嘆道:「說實話,可謂用血淚交織換來的經驗 ! 」

徐百弟表示,如今招工愈發困難了。(德國之聲)
徐百弟表示,如今招工愈發困難了。(德國之聲)

改革開放初期,儘管整個中國的環境確實貧窮落後,然而對比今天,徐百弟仍然十分懷念當年工人們的善良及樸實。徐指出,他們從偏遠的農村走到珠三角去打工,在當年制度不健全、沒有良善監督的工廠裡日夜苦拼、沒完沒了地加班加點,為的是改變自己貧窮的命運,那一股精神,仍然令他懷念及佩服。今天在他工廠裡,一個車衣女工工資已高達人民5000元,卻整天請不到工人,鬧著工人荒,令他不無感慨。

時移勢易,踏入2000年後期,隨著中國經濟急速發展,土地、物料價格急速上漲;此外,勞工保障的意識提高、社會保障、勞工保障等法例令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再加上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訂單大幅下降,港商經營上面對沉重的壓力。徐百弟表示,更關鍵的是廣東省政府積極發展高端產能,低端產業不斷被邊緣化,因此不少港商無奈地作出選擇,唯有把工廠遷移到內陸地方,甚至亞洲其他國家,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國等地方,個中也面對非常艱苦的適應。徐表示,港商們明白經濟發展帶動的改革,令經營環境轉變,然而,由當初積極地被邀請回國內投資,到今天要被迫遷移他方,不少人心裡也有一點酸溜溜的感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