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特寫:艾未未倫敦展「為了忘卻的紀念」

2015-09-24 10:44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艾未未倫敦個展9月19日在皇家藝術院(Royal Academy)揭幕,這次展出了艾未未從1993年至今不同時期的各種作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庭院裡是巨大的裝置藝術「樹」,這8棵大樹,是來自於中國南方的枯死的古樹,經過艾未未之手「枯木逢春」。

皇家藝術學院為了把這7公尺多的大樹從中國運來,在群眾募資網站上,發起了名為「把艾未未的樹帶來倫敦」的募資項目。一共募集到了超過12萬英鎊,不僅順利把這組藝術品帶來了倫敦,也成為了英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藝術群眾募資項目。

悲天憫人的情感共振

3號展廳聚集了本次展會最多的觀眾,展廳中央是由200噸鋼筋組成的雕塑「直」(Straight)。如果藝術品也有靈魂,「直」的靈魂存活於展廳兩側的白牆上。

兩堵牆上,密密麻麻寫滿的是艾未未和「512汶川地震公民調查」志願者們收集到的遇難學生的學校、姓名、年齡、班級、住址。在牆面的右下角,最後一個孩子朱桂英的名字邊上的數字是:5196。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這200噸的鋼筋來自於2008年汶川地震的斷壁殘垣,這些彎曲折斷的鋼筋,被艾未未買下運往自己的北京工作室。通過人力,一根根把它們再次拉直並組合。

展廳一角,是艾未未自己的一段影像講述,和大地震當時的一組照片,照片中坍塌學校廢墟上散落的一地書包,讓觀者唏噓不已。

為什麼把這件藝術品命名為「直」,並沒有標凖答案。是艾未未如屈原般的道白:「苟餘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還是要為這些飄散的稚嫩亡魂們去「爭曲直」?

策展方在簡介中稱,這個作品不僅是那場災難的紀念碑,更是一個活的見證。粗細不一的鋼筋,是20幾所坍塌學校建設質量的證據和質疑。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當海洋彼岸的觀眾一一細讀牆上的一個個名字。這一幕是令人深思的:艾未未超越自己藝術家身份的社會關懷,反而成就了這個藝術品的動人力量。

把玩文物的調皮老小孩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砸碎一個漢代的甕」,是三幅攝影畫作,艾未未舉起甕,鬆手,甕落地而碎,是如此任性和調皮。

以此製成的明信片,成了紀念品商店中的暢銷品。由12個「彩色花瓶」組成的同名藝術品,是艾未未從古玩市場淘來的漢代花瓶,隨後畫上當代藝術獨有的彩繪圖案。還有一個漢代花瓶更是被畫上了經典的可口可樂商標。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這種略帶戲謔的「古物翻新」手法,在這次展會中一再出現。被變形扭曲的桌椅,木雕與磚牆結合的「來自上海的禮物」,以及清代廟宇的柱子和紅木桌的組合。展現時代進程中新與舊的代謝,並且通過重塑,賦予它們新的意義。

策展方的「二度創作」

演奏者之於音樂,是「二度創作」。蒂姆·馬洛(Tim Marlow)的策展團隊,對艾未未作品的重新編排,像是把個性鮮明的人物群像,揉進了一個故事。

7號展廳是一個大理石的故事。五件不同時期的作品唯一有關聯的是相同的材質,都來自於北京房山的大石窩鎮。巨大的「草」上,有一個「搖籃」,是美好而溫馨的畫卷,但屋角的「錄影機」和「監視器」提醒著你,你的一舉一動都在被監控著。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地上的「防毒面具」是塵肺病人和霧霾受害者們的控訴。這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能讓人聯想起柴進《穹頂之下》開頭描述的抱著女兒在北京穿行,女兒在懷中咳嗽的那一幕。

而事實上,在艾未未的創作初衷裏,2010年製作的這20個大理石的監視器和攝影機,是他工作室周圍,政府安裝的監視器的拷貝。

2014年完成的「草」和「搖籃」其實並無關聯。「草」雖然有不同解讀,但最廣為流行的是:這是同音的那句罵人髒話。這種巧妙地再度重構,在這次藝術展上一再出現。

藝術品的政治腳注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言論自由的拼圖」,是一副瓷制的中國地圖,每一個省都是拼圖的一塊,而每一塊都寫著相同的兩個字:「言說」。

人說「溫潤如玉」,同一個展廳的玉石「手銬」卻是如此冰冷。汶川地震中的舉動,是艾未未藝術生涯的一個轉折點,也是他政治境遇的一個轉折點。從博客被刪開始,到之後2011年的81天囚禁。

3000多只色彩繽紛的大閘蟹,是艾未未2012年,被政府以沒有許可為由拆除的上海工作室裏的作品。它們被直白地命名為「HE XIE」,和諧社會中被「和諧」掉的聲音,只能化身成了河蟹。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所有的都是藝術,所有的又都是政治」。當政治改變了一個藝術家的命運,艾未未的反擊是率性而直白的。

10號展廳裡,6個巨大的鐵箱子,佔滿了整個空間,觀者從一個個側面的小窗,頂上的天窗,看到的是被關押著的艾未未和兩個獄卒。

這組作品的名字叫做:「S.A.C.R.E.D」。連起來,這是英文單詞「害怕的」,把它們分開成每個字母,代表著艾未未被拘禁時候每天經歷的六件事:吃飯、受審、洗澡、踱步、睡覺和上廁所。

和這間巨大陰沉的囚室顯得格格不入的是牆上晃眼的牆紙。這組「黃金年代」,是推特的圖標、手銬、監視器組成的圖案,名字卻是如此諷刺。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一個金髮的小男孩饒有興致地湊到每個囚室的小窗去看,看完後他問媽媽,為什麼他(艾未未)要被關起來?他的媽媽支吾著:「因為他…恩…因為…」終是沒有能解釋下去。

艾未未說,這些作品不是表達悲哀和憤怒,而是真實記錄了他的遭遇。

未來回首,我們終要給來者,給孩子們一個解釋,解釋在這個年代裏發生過的荒唐。那時,相信艾未未的作品,會成為這個時代的注釋。

撰稿:BBC中文網實習生 達衡
責編:董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