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Consensus 2015實錄─金融互聯網的共識與爭論

2015-09-17 06:00

? 人氣

這並不是說既有金融體系賴以運作的基礎架構已經完全不堪使用。Consensus 2015與會人士對此也多有爭論。事實上在很多領域,既有技術架構表現得並不差。近年來多次股災,大型交易所與金融機媾均未傳出嚴重錯賬、無法結算或交易系統失靈的情況,顯示既有體系的作業能力仍然足以應變。但在某些領域,例如聯貸與結媾金融商品等資產級別,由於是小眾市場,成交量與頻率遠低於主流的股債匯市,金融機構在提供中介服務時,往往需要多用自己的資本來支持這些流動性較差的市場,。一筆交易也許成了,但在結算交割前,風險尚未自賣方移轉到買方,這個期間拖得愈長,賣方就必須提列資本與付出作業成本來持有這些資產。即使如聯貸這種相對單純的結構商品,在成熟的北美市場都往往要費上20天才能完成結算交割。這類躉售資本市場 (wholesale capital market)的業務偏偏又有金額大、風險高、期間長等特性,當前台營收下降,中後台作業成本的控制就更加重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交易對手風險 (counterparty risk)。簡單地說,在固定收益、大宗商品、結構金融與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領域,大盤商 (dealer) 彼此之間有者千絲萬縷的關係,每段關係都是用某種交易合約定義,每份合約都有著信用風險。透過這些關係,金融市場中的不同區塊間的連結程度增加,系統性風險也隨之增加。試想: 如果某大盤商與好幾間大盤商利用金融衍生品互相拆借,一旦市場劇烈波動,人欠欠人同時算總賬,一旦有人來不及支付現金或增加交易對手認可的擔保品,就會誘發類似擠兌的連鎖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前台對價格與風險的判斷,會因為中後台作業不及而無法反應,甚至可能加劇市場恐慌情緒。金融海嘯之後,G20國達成了要儘速推進讓金融衍生品在交易所結算交割的共識,正是為了降低這類系統性風險。所謂交易所模式,就是以交易所做為每筆交易的中央結算交易對手 (Central Clearing Counterparty, CCP),允許所有參與交易所的會員之間的多對多借貸關係上的信用風險,轉化成一對多的支付風險,也就是說,交易對手彼此之間人欠欠人,通通變成CCP概括承受,計算差額後多退少補,讓市場能維持運作。雖然CCP的模式無法保證金融危不會發生,也難以規避交易對手間因為有CCP可以當後盾而放寬風控標準的道德風險,但在更好的模式出現前,CCP是最多人接受的模式。當前全球金融市場的拓樸架構 (連接模式) 已經有了去中心化的雛形,但實質架構仍是一個個中心化運作的節點,透過效率低下的網絡聯接,且不同資產級別之間的風險監控與資金流向尚未做到全局式的監控,但Basel III以及其他陸續將推出的監管要求,使得大型金融機構必須加速處理這些問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正好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