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緯51度58.7分,東京116度35.1分」刻下的中國屈辱:《黑龍江》選摘(2)

2018-11-29 05:10

? 人氣

《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國簽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俄羅斯派遣陸軍大將費奧多爾·戈洛溫伯爵和清政府簽定。(取自維基百科)
《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國簽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俄羅斯派遣陸軍大將費奧多爾·戈洛溫伯爵和清政府簽定。(取自維基百科)

至於我,從布里雅特去尼布楚之路得經過摩加托(Mogatoi)。摩加托是個蕭瑟小鎮。地方上的人在提到這名字時也露出一派不情願神氣。它曾是一座興旺紅火的礦城,與今天的景觀大不相同。它確實也曾風光一時。站在摩加托上方的堤岸上,可以見到跨西伯利亞鐵路主支線彎向東南方,穿過荒野通往中國境內的滿洲里市,進入中國東北。從滿洲里市,這條西伯利亞鐵路主支線繼續前進,直到哈爾濱。哈爾濱是華北重鎮,建在黑龍江最大支流松花江畔。從哈爾濱起,又經過長途奔馳,火車最後在海參崴抵達日本海。這條主支線過去叫做「中國東方鐵路」,不過在二十世紀前半段,控制這條鐵路或為爭奪它而戰的,是外國人,不是中國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俄國人在建造這條鐵路時,以赤塔為出發點。一九○二年,一名英國冒險家曾隨著一支蒙古人駱駝隊在這裡紮營。他寫道,俄國人──應該說,替俄國人施工的中國與韓國苦力──建這條鐵路速度快得驚人,他可以眼看著鐵路跨過草原,朝他的宿營地迤邐而來。

這條鐵路穿過中國北方,直接通往俄屬遠東與海參崴的金角灣(Golden HornBay)總站。海參崴是一座非常壯麗的深水港,是俄國新太平洋命運成敗的關鍵。當然,俄國原本已經有一條通往海參崴的鐵路,就是跨西伯利亞鐵路本身。但跨西伯利亞鐵路有一千五百英里旅程,與在北方繞了一個大圈的黑龍江大體平行。新修的這條中國東方鐵路是一條捷徑,從赤塔直奔海參崴,可以縮短幾百里旅程。中國東方鐵路迅速成為俄羅斯帝國政策本身的工具,開始將俄羅斯(以及日後的蘇聯)勢力伸入中國。像早期亞特蘭大(Atlanta)一樣,哈爾濱也靠這條鐵路迅速發跡、繁榮。一九一三年,中國東方鐵路進行一項人口普查,發現住在哈爾濱的族裔以俄人居多,比華人與滿洲人還多。當俄國內戰爆發時,哈爾濱與巴黎、柏林與康士坦丁堡一起成為白俄流亡人士避難大本營。哈爾濱還是歐洲以外最大的歐洲城市,不過當中國政府與帝俄斷絕外交關係時,住在當地的許多俄羅斯人淪為無國籍人士。之後,過了一九三一年,在日本皇軍侵入中國東北時,中國東方鐵路成為日本控制新傀儡政權滿洲國的主要工具。

許久以後,在一九五四年一個八月天,尼基塔‧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在往訪北京、會見中國「偉大舵手」毛澤東之後返國途中,在摩加托小停。當時,距離毛澤東領導的農民軍經過多年苦戰擊敗蔣介石,迫使蔣介石率國民黨殘部跨東海,退守台灣之後不過五年,毛澤東聲勢正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澤東登上北京天安門城樓,向國人以及多年來瓜分中國的外國壓迫者宣布,積弱的中國終於「站起來了」。蘇聯自認是中國這些不諳世事的革命分子的老大哥,不在外國壓迫者之列。在那短短幾年間,一度是帝國主義擴張工具的中國東方鐵路,成了標榜共產黨兄弟愛與社會主義遠景的火熱象徵。中國要以東北為試驗場,展開蘇聯式、大規模而且迅速的工業化。共產黨領導人在莫斯科與北京之間絡繹往還,歌頌團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