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民間棄守的臺灣經濟 會陷入更大憂鬱嗎?

2015-08-26 05:55

? 人氣

產業企業的「結構脆弱化」傾向

而在小環境變數看,過去三十年出口部門產業經濟結構之越來越「高度集中於極少數」產業類項,或者是個別廠商企業的「結構脆弱化」傾向;早在前年就已因為HTC一家企業出口衰減,就引發過整個出口經濟表現大潰敗,甚至減損了整個國家經濟成長率的得分。而今年,則更是受到對岸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特別是在資訊科技電子部門,幾乎已到了被完全高效地取代,甚至封殺了,臺灣產業及廠商企業的產品/服務之出路與可發展空間的嚴重地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種種數值顯示的,無非正是臺灣經濟正遭遇強風逆襲,陷入藍色大憂鬱徵象。

毛治國連發兩項搶救行動方案

臺灣經濟情勢究竟會不會就此逆轉而更加深度憂鬱下去?亦或者,會在下半年,因為受到大選迅至效應的激盪影響,而出現歷史性的慣性反彈,再展鴻瑞歡顏?正是今天國內外經濟社會一時之間的莫大關注焦點。

為了搶救臺灣經濟的急遽放緩頹退情勢,行政院毛治國院長已在主計總處對外發出經濟頹退訊息之先,就緊急發動內閣團隊重要成員部門,在國發會的協調推動之下,於七月下旬提出一套,延續既往多年持續進行的「經濟體質強化措施」新興加強版。但是在推出之後,各界反映認為,這項措施本質根本就是一套長期經濟結構轉型的「國家經濟體質根本改造方案」,對於當前臺灣經濟所遭遇到的內需困難與外需挫敗之短近急促問題,都可謂是屬於一種「遠水救不了近火」的高空策略;因此,在一個月之內,毛治國內閣又加緊腳步,另加提出了新版本的「振興經濟短期方案」,以期能「在最短期間之內」,有效振興臺灣經濟,特別是工商產業經濟部門的實質復甦。

沒能針對化解「民間部門大棄守」問題

不過,在兩大措施與方案推出之後,未能立即「感動社會」扭轉最敏感的股市與匯市,最主要原因是,毛治國這項積極行動並不能真正有效解決「民間部門大棄守」的現象與問題。

特別是,面對這一波臺灣經濟頹退衝擊的挑戰,行政院竟接受了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的建議,決定採取寬鬆貨幣及擴張財政支出的的凱因斯策略,來為因應紓解。但是,凱因斯策略這種計畫經濟社會時代的舊思維與舊策略方法,要對付今天臺灣經濟困境,恐怕能夠奏效的機會不大。

當然,過去在1970、80臺灣經濟奇蹟狂飆年代,祇占11%份額的政府,在公共建設、國家固定資本形成及經濟消費上的積極貢獻,固然可以給社會帶來極大的示範帶動作用,讓民間部門可以放膽跟進,大力挺升總體經濟發展成長。但是,在今天這種全球化自由開放經濟社會中,想要讓臺灣經濟回復既有的動能,則占有89%國家經濟份額的民間部門,在投資、消費、生產、貿易幾個關鍵領域的積極投入參與,加大貢獻力度,是絕對的必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