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搶救中華文化不在課綱微調,而在教材活化

2015-08-26 05:50

? 人氣

大破是要破除那些語文或傳統文化的桎梏,這些桎梏至少包括教材與考試兩個層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微調後的國文課綱文言文占45%-65%,若加上必選的文化教材比例超過7成,如此高的比例,實在不合時宜,如果能好好吸收消化也罷,可以對中華文化有一定的素養,問題是古文和現代生活的連結很不容易,能呈現多元視角的教材並不多,很難「與當代環境對話」。但也不是說古文只能聊備一格,部份古文已經融入白話文中,例如媒體高度曝光的柯P,古文名言動不動就脫口而出,書讀不好的人是說不出的。欠缺古文能力,白話文無法提升,只能是日常語,余秋雨說語文要學好至少須熟讀50篇古文,但這是對文學有相當造詣者而言,對一般人不必如此要求。

古文重質不重量,須砍一些,比例多少可以商量,至少須達3分之1以上。課綱提出的30篇核心古文也頗待商榷,如如李斯《諫逐客書》是窮兵黷武的擴張觀點,杜光庭的《虯髯客傳》是封建迷信的思維,這樣的內涵如何「啟發文化反思能力」?

文化教材最讓授課教師頭大,要生動地讓古人智慧復活是一大挑戰:論孟不外孝悌忠信,老生常談,學庸則堂奧高深,例如大學講格物致知,如果只照字面解釋,學生似懂非懂,如果更深入,似早已超過學生的理解範圍。中庸更加難懂,例如「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用現代語言讓學生聽懂可能嗎?又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簡直是天書。筆者以為學庸不是不好,而是作為中學生必修課程並不合適,所以可考慮拿掉這兩個科目。

考試領導教學,學測、指考許多題目和語文能力的提升或文化傳承無關,例如修辭、國學、古文閱讀、生難字詞等等這類的題目很少被拿出來檢討,這些題型學生須反覆地練習,也是老師備課的重點,正因這些題型會考,書商印行的教師用書、教學手冊、參考書,練習卷都不會漏掉這些內容。但試問學生學這些有用嗎?能提高語文能力或者增進文化素養?這是新八股,比舊八股還不如,因為寫八股文好歹也能寫出一篇文章,但現代學生學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能擠出一篇好文章嗎?

破之後還須立,也就是須給中華文化帶來沃土,缺乏沃土不要期待它的枝葉茂盛,具體地說須活化教材,這是一項工程,是輔助國語文必需的參考資料。目前的教師用書或手冊偏重傳統的文章分析及相關的文獻注釋,也許可稱之為為基本款,我們需要的是進階版,例如《諫逐客書》至少含包1.「包容」這一哲學課題2.世界史上帝國統一3.人才的流動等等課題,編寫這類參考書籍須花時間,絕非坊間急就章的書商能辦得到。又如文化教材為增加生動性,教師用書在每一則內容都會附上小故事,這些小故事固然不錯,但還無法將這些哲人的雋語和個人、社會、世界連結起來,這亟需為師生編寫詮釋文化教材的新書籍。

以台灣文化為主體者不必排斥中國文化經典,因為即使稱為漢文化也是台灣所必須的精神文明,雖然不一定須提高到立國精神的地位,但在漢字圈中我們比世人更容易獲得這份東方文明的珍貴資產,且更能有利地以寬闊的視野來重新詮釋,這是舉世所無,包括中國大陸也辦不到。

捍衛中華文化者大多為統派,對於他們的憂心可以理解,但請正視問題,可以問問學生畢業後還讀古文嗎?問問第一線的老師他們的教古文、文化教材是否成功?也請救救孩子,默默耕耘的學者很多,也頗為有心,是否能暫時走出學術殿堂為孩子作一些事?

在台灣,中國傳統文化或者儒學須確實地和現實結合、與之對話,如此才能獲得新生命,一如拉丁美洲將神學改造成解放神學而在當地扎實地生根;不如此,復興傳統文化的理想恐淪為河漢之言。

*作者為民間學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