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會帶來傷害嗎?:《一美元的全球經濟之旅》選摘(1)

2018-11-21 05:10

? 人氣

中美貿易戰會有真正的贏家嗎?(資料照,美聯社)

中美貿易戰會有真正的贏家嗎?(資料照,美聯社)

各國政府要怎麼做才能讓沒落的產業或地區免於遭受自由貿易的危險所害,甚至設法縮小貿易落差?首先,政府可對消費者的選擇設限,例如:政府可以設法讓那台中國製收音機變得不那麼「秀色可餐」,或甚至讓它徹底消失。想誘使人民購買美國貨?就讓進口品變得相對昂貴或難以取得即可。具體來說,針對進口的商品課徵關稅,或利用法令強制實施限量的進口配額,就能達到這個目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實上,真正的自由貿易幾乎不存在。從各國海關人員為了防杜走私而檢查行李,乃至攜入不丹的商品必收取約當兩倍商品價格的附加費用等現象,皆可見處處都存在商業障礙,這種障礙有很多形式。

有時候,某些國家甚至會對運離國境的商品徵收某種費用,讓海外的消費者必須以更昂貴的價格購買這些商品。這聽起來似乎有點奇怪,因為一般做法通常是設法將出口商品的價格砍到比鄰國來得低的水準,更奇怪的是採行這種做法的是中國。儘管奇怪,但中國確實曾這麼做,理由是有一段時間,國際穀物價格高漲引誘中國的農民將收成出售到海外,結果導致國內穀物供給短缺。為了扭轉這種失衡狀態,於是中國政府課徵出口稅,因為擔憂國民沒有足夠的糧食。中國的可耕種土地僅約當全球耕地的七%,但是人口卻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相同地,一國政府也可以透過直接補貼的方式,「塞錢」給某個沒落的產業,例如:歐洲某些航空公司;另外,政府也可以對那類產業減稅。還有更乾脆的方式,一國可以試著操縱匯率來解決上述失衡,因為一國通貨的匯率愈低,出口商品就會愈便宜、愈吸引人。一直以來,很多國家不止一次指控中國涉嫌操縱匯率。

中美貿易戰開打,瞬息萬變的局勢是投資人不可不關注的重大投資風險(圖 / 美聯社)
自由貿易真的存在嗎?(資料照,圖 / 美聯社)

鋼鐵業是非常明顯又引人注目的例子,近來鋼鐵業是國際媒體頭條版面上的常客。中國的迅速崛起為世界工廠,以及利用建設活動來擺脫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傷害的種種決策,意味當地建築活動欣欣向榮,這也使得鋼鐵需求大增。到二○一五年時,中國的鋼鐵產量已達世界總產量的一半,其中多數鋼鐵被指定為國內用途。

中國政府不僅對鋼鐵製造過程中使用的能源予以補貼,還直接補貼鋼鐵生產商,那意味中國的鋼鐵業者能以低於世界各地鋼鐵同業的價格來銷售產品,一般人以一個粗鄙的用語「傾銷」(dumping)來形容這個流程,總之,這種做法已導致全球各地的鋼鐵價格下跌。

很多歷史悠久的鋼鐵生產商因而陷入營運困境,並紛紛發出不平之鳴。後來,隨著中國熱絡的建築活動逐漸降溫,鋼鐵供給開始過剩。於是,中國將更多鋼鐵銷售到世界市場,導致國際鋼鐵價格進一步下跌。其他地方的鋼鐵生產商因為無法和低價的中國鋼鐵競爭而紛紛認輸,除了關閉廠房外,也陸續裁員。二○一六年,美國的鋼鐵產量大約僅剩一九七三年的一半。

鋼鐵業的崩潰不僅牽連鐵鏽地帶,還遠遠影響其他領域。基於國家安全考量,國家一定要設法確保食物、飲水、武器,甚至鋼鐵的自給自足。這些產業常被冠上「策略性產業」的名號,所以保護這些產業是非常重要的,某些國家甚至公開宣稱鋼鐵業是策略性產業之一。

美國(或其他國家)有很多方法可在保護本國產業的同時獲取額外利益,如果進口商品的做法相對不那麼有利可圖,零售商就會積極尋找國內的供應來源,到時候陷入經營困境的本國製造商或許可能因此重啟某些工廠的運作,從而保護或甚至創造一些就業機會。況且對政府來說,關稅是一種額外收入。實施關稅對密西根地區家庭的預算和政府預算而言,都是潛在的好消息,但是對深圳的工廠來說卻不盡然。二○一八年三月一日,川普總統宣布將針對進口鋼鐵課徵二五%的關稅,並對進口鋁課徵一○%的關稅。川普總統在推特(Twitter)上寫道:「貿易戰是好的,而且很容易贏。」後來又繼續建議針對五百億美元的中國製商品課徵關稅,並聲明中國長期利用美國的智慧財產牟利,意思是中國利用(且濫用)美國的生產技術,並向企業施壓,要它們分享商業機密。

中、美貿易戰的衝擊

隨之而來的事態發展,令人不由得聯想到由來已久的幼稚口水戰。川普總統發表上述觀點後,中國也不甘弱勢地威脅將針對美國商品課徵關稅,最初是針對一百二十八種商品,包括美國豬肉和葡萄酒。美國接下來的報復則包括計畫進一步針對一千三百項產品,如平面電視、電池到飛機零件等課稅;而中國的反擊則是宣布針對美國製汽車、飛機和大豆課徵關稅等計畫。一場全面開打的貿易戰似乎已箭在弦上,不過後來中、美雙方暫時擱置關稅制裁計畫,根據美國財政部長史帝夫‧梅努欽(Steven Mnuchin)的說法,暫時擱置關稅計畫是雙方協議後的決定。

貿易戰會有真正的贏家嗎?那類稅賦與收費雖然會對深圳的工廠造成打擊,卻也會影響波音(主要的組裝工廠位於華盛頓州)和在美國從密西根到田納西州各地設廠的汽車製造商,諸如愛荷華的黃豆農民也難以倖免。值得一提的是,美方口頭上的關稅威脅已導致中國幾乎立刻取消對美國的六千萬噸黃豆訂單。而在美國(及某種程度上在中國),由於政策阻止進口,所以某些工人得以暫時保住飯碗。然而,當工人用領到的薪水消費時,卻又會因為這些貿易戰政策而付出代價,因為關稅的實施會使進口商品變貴,生活成本上升;而較高的生活成本傾向於促使中央銀行提高利率,勞工的生計一樣可能受到威脅。而且對購物者來說,關稅的課徵不僅讓錢變得不再那麼好用,隨著某些進口商品因關稅的實施而不再進口,購物者的選擇也可能會減少。所以,為了提高生活水準而實施的關稅壁壘措施,反過來又會導致一般勞工付出昂貴的代價。

另外,輸家可能不僅是一般勞工,受傷的也可能不只是爭執的兩國。隨著緊張氣氛升高,不僅波音的股票會下跌,從法國到南韓國際股票市場也無法倖免。供應鏈和生產流程非常複雜,一架「美國製」波音飛機可能包含英國製的引擎、加拿大製的導航無線電,以及來自中國的鈦金屬,所以對中國進口商品課稅會導致其他國家受到打擊。一支典型的iPhone手機包含來自至少十二個國家的零組件,包括台灣、中國與德國。因此,若華府當局執意壓制自由貿易,受傷的不只是蘋果(Apple)的顧客和矽谷的投資人,還有其他地方的勞工、企業及消費者。

貿易戰的衝擊可能大到令人感覺極為痛苦。渣打銀行(StandardChartered Bank)的經濟學者估計,關稅制裁可能導致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即國民所得下降○‧一五%。乍看之下,損失較多的是中國。整體來說,中國年度國民所得有三%仰賴美國,而美國只有○‧七%的國民所得仰賴中國。不過,隨著中國在全球各地的顧客愈來愈多,對美國消費者的依賴程度已比十年前降低一半,而美國對中國的依賴卻增加五倍以上。因此,如果這兩個國家不設法克制,甚至進一步限制彼此的進口,雙方的經濟都會受到更大的打擊。對美國來說,政治上的痛苦將不亞於經濟上的痛苦。另外,由於歐盟體認到可能會受到美國實施的新關稅牽連,因此也開始針對美國製商品課稅,包括哈雷(Harley-Davidson)機車、李維(Levi’s)牛仔褲,以及波旁威士忌等。除了被中國鎖定將課徵關稅的美國商品外,歐洲所列的清單還涵蓋一組隨機甚至古怪的品項。不過,這些對策都是為了傷害那些商品的生產地而量身訂作,那些地方碰巧是每到選舉時就會被美國政府視為關鍵的州,也就是重要共和黨人士擁有席次的州。

《從一美元啟動的全球經濟》立體書封。(圖/商周出版)
從一美元啟動的全球經濟》立體書封。(圖/商周出版)

*作者為國經濟學家兼廣播節目主持人。從2009年開始擔任Sky News每日金融報導的主播,並曾擔任英國最大的零售商特易購(Tesco)廣播媒體顧問,以及BBC紐約華爾街報導的主播,並主持其他商業、經濟與消費者議題節目。在受BBC招攬時,她擔任滙豐銀行(HSBC)內部的經濟學家。這是她的第一本著作。本文選自作者新著《一美元的全球經濟之旅:從美國沃爾瑪、中國央行到奈及利亞鐵路,洞悉世界的運作真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