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轉型還是拚選舉?智慧機械投資抵減 恐讓《促產條例》借屍還魂

2018-11-17 09:00

? 人氣

根據「財政統計年報」,機器設備的投資抵減,對國家稅基的傷害,遠勝於創新研發投資抵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促產條例》漸落日仍超出核定金額

2017年「財政統計年報」顯示,《促產條例》機器設備投資抵減,經過了10年的逐步落日,企業仍有高達431億元的抵減稅額,比財政部去年核定的創新研發抵減稅額145 億元,還要高出甚多,事實上,自2008年迄今,促產條例創造的投資抵減金額,高達1兆1279億元。

而智慧機械的投資抵減,最具爭議的,還是在於「智慧機械」的定義。

依據今年上路的《納稅人權益保護法》,為避免租稅獎勵過度浮濫,該法第6條特別訂定了「租稅優惠不得過度」原則,所有租稅優惠應明定實施年限,租稅優惠擬訂前,應舉行公聽會並提出「稅式支出評估」。經濟部長沈榮津14日對外表示,針對智慧機械設備的投資抵減,經濟部方面目前正在研議「適用範圍與對象」、「優惠額度」與「稅式支出」。

工業局官員表示,根據已廢止的《促產條例》,政府在1990年為了鼓勵企業「轉型升級」,當時針對自動化設備、防治污染設備、淨潔能源、溫室氣體減量、網際網路等設備,提供投資抵減。企業得在設備投資金額的5-20%限度內,分5年抵減營利事業所得稅,「儘管目前中南部還有很多中小企業,在生產線自動化的投入上相對不足,但財政部方面仍希望經濟部,對於更明確定義智慧機械,至少要比自動化機器設備更加先進。」

不過,問題來了,什麼叫做智慧機械?

智慧機械定義的邊界

工業局產業政策組組長周崇斌表示,智慧機械係依據行政院「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之定義,即「精密機械加智慧技術」,智慧技術部分,包括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CPS、精實管理、3D列印、感測器等等。

台中以智慧機械產業為發展主軸,其他投資也不斷湧入。(圖/台中市政府)
智慧機械係依據行政院「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之定義即「精密機械加智慧技術」。(資料照,台中市政府提供)

工業局官員表示,為了讓企業加速升級智慧製造,經濟部擬縮短租稅優惠的「落日條款」時程,先前《產創條例》規定創新研發的投資抵減,實施期間為10年,為了加速廠商購置智慧機械,實施期間可能會縮短為5年。

然而,即便是以「精密機械加智慧技術」的定義,以目前台灣製造業與服務業,競相投入大數據、物聯網、無人載具等應用情況下,未來,包括金融業積極推動的「理財機器人」等運用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等機器設備投資,是否都能自稱是智慧機械?

尤其是結合精密機械與人工智慧的「智慧製造」,未來更加大幅取代人工,根據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研究,在2020年將有180萬個職位被人工智慧取代,但在此同時,人工智慧也將創造230萬個工作機會,帶動整體工作機會正成長。2022年時,非例行性工作為主的工作者當中,每5人就有1人將仰賴人工智慧完成任務;所以智慧機械的租稅抵減,對於台灣勞工,到底是好是壞?

上班族、勞工、白領配圖。(資料照,方炳超攝)
政府推「智慧機械」恐對勞工造成衝擊,尤其是結合精密機械與人工智慧的「智慧製造」,未來更加大幅取代人工。圖為示意圖。(資料照,方炳超攝)

智慧機械海嘯對就業的衝擊?

工業局官員表示,政府之所以研議智慧機械投資抵減,主要係著眼於台灣勞動人口未來恐逐漸減少,中南部中小企業缺工問題,若無法引進產業外勞,必須透過智慧機械的投入,取代部分勞力。

官員強調,智慧機械租稅抵減,未來上路後,將會授權經濟部與財政部,針對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工業4.0、機器人等設備投資,進行個案實質認定,「為了讓中小企業能夠加速升級智慧製造,新法上路後,中小企業若沒有辦法馬上就達到生產線全面智慧化,經濟部方面會給予輔導獎勵,並且提供租稅優惠從寬認定。」

官員強調,部分產業若因導入智慧製造,導致大幅裁員,經濟部在租稅優惠認定上,會考慮對就業的影響。

另外,為了避免被外界批評為《促產條例》「借屍還魂」,經濟部未來在智慧機械的設備投資抵減率上,也會相對審慎,官員表示,過去《促產條例》的抵減率為5至20%,未來智慧機械的抵減率,最高可能不會超過10%。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上祚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