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騰飛固然離不開全球化,但更離不開14億人的苦幹。更好的選擇是完善規則,而不是實施無差別關稅戰。
一、奮鬥與機遇的交響:中國經濟成就的真相
近日,一段影片在網上流傳。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演講中指出:包括蘋果在內的跨國企業去中國,並非因爲通常所說的廉價勞動力,而是因爲「中國在職業技能方面非常非常深厚」,擁有大規模的高素質勞動力。
庫克這觀察一針見血,點明瞭中國製造業的核心優勢:高技能人才的大規模積累。據世界銀行統計,中國在2020年已擁有約8億熟練勞動力,其中高技能人才佔比顯著上升,遠超許多發展中國家。正是這種勞動力優勢支撐中國成爲「世界工廠」,也推動了電子資訊產業、船舶製造業、工程機械、高鐵與軌道交通裝備、家電產業等諸多領域的全球領先。
完善的產業生態鏈同樣關鍵。以智慧型手機爲例,中國不僅生產全球70%以上的手機,還形成了從晶片設計到組裝的完整供應鏈。根據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數據,2022年中國電子資訊製造業收入達14.1兆元,佔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這種產業生態鏈的形成,離不開市場活力、政策支持,更離不開億萬普通勞動者的智慧與汗水。2023年,中國電動車出口佔全球35%,正是這一生態鏈的生動寫照。
這正是中國幾十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的祕訣之一,並不都靠全球化,更不像一些人說的都靠佔美國便宜。中國經濟的騰飛固然離不開全球化,但更離不開14億人的苦幹。所以我不同意否定一切,尤其不同意否定14億人的努力。從「十年浩劫」結束時遍地的文盲半文盲,到今天讓庫克都刮目相看的大規模的高素質勞動力;從全盤計劃經濟,到全世界刮目相看的完善的產業生態鏈支撐起來的市場體系,這是14億中國人的成就。這一切來之不易。世界給了14億中國人機遇,14億中國人也付出了自己的血汗。中國經濟成就的軍功章,一半歸於世界尤其歸於美國,還有一半應歸於中國人自己。看不到14億中國人的付出,是妄自菲薄;把中國經濟成就全歸於佔便宜甚至坑蒙拐騙,更是對14億中國人的污衊。
二、無差別關稅戰:現代版「連坐法」
現在人稱「東大」,其實在我看來有兩個「東大」:森嚴的廟堂而外,還有一個更廣闊、更沉默但更真實的「東大」,那就是14億普通中國人。我是普通中國人的一分子,我的利益、我的情感、我的立場永遠只在普通中國人這一邊。所以我不能接受對於普通中國人的否定與污衊,這也是爲什麼過去那麼多年,我一直激烈抨擊「支黑」的原因。中國是有問題,這我從不否認,過去多少年我從不放棄批評並付出了較大代價,但我認爲所有中國問題需要的是解決方案,而不是對14億人的否定與污衊,不是基於逆向種族主義的歧視、排斥與仇恨。這種歧視、排斥與仇恨,根本不是爲了解決問題,而是爲了煽動文化戰爭乃至更嚴重的衝突。
(相關報導:
中美關稅戰》兩度請出毛澤東硬剛川普 中國「奉陪到底」成敗為何,中研院士劉遵義5字獨家回應
|
更多文章
)
基於同樣視角,我也強烈反感川普的無差別關稅戰,尤其反感無差別本身。這種不分青紅皁白的關稅戰,實際是拿人當籌碼或棋子,其野蠻程度跟專制時代推行的連坐法沒有分別,受害者規模則遠甚之——不是所謂九族,而是整個民族,是14億普通中國人。它的無差別對肉食者其實傷害未必多大——制裁北韓那麼多年,有誰見到金家人體重減一分?但對14億普通中國人卻是切切實實的傷害:中國有超4000萬家中小微企,貢獻60%的GDP和80%的就業崗位,許多依賴出口。2022年,中國中小企業利潤率已從2019年的7.8%降至5.6%。高關稅將進一步壓縮訂單,可能導致至少數百萬家中小微企倒閉。多少在老家早已無地可種的打工仔將無工可打,多少青壯將匯入流民遊民的滾滾洪流。而這一切並不是他們的錯。
三、更好的選擇:規則而不是無差別暴力
行文至此,想起一個網友近日發的貼文,不妨轉錄如下:
100多年前美帝「反華法案」的推出就是川普軍師班農的祖先(愛爾蘭工人)發動對華工的屠殺和搶掠而引起的,其理由是華工是Rice Eaters(食米者)成本極其低廉,而他們則是Beef Eaters(食肉者),養家成本高,食肉者無法與食米者競爭,所以必須趕盡殺絕,驅逐出美國。時至今日班農導演的ABC(Anything But Chinese)事實上是「反華法案2.0」,本質上還是「食肉者「對「食米者」的驅逐和排斥。范錫認爲中國人從低端製造走向高階製造是有罪的,搶了他父母的飯碗。
這段網友分析我很認同。顯而易見,班農們不只針對特定個人或組織,而是基於種族,針對幾乎所有中國人,目的在建立國際分工的種姓制度,鎖死中國的位置,讓中國永遠徘徊於低端產業。這也應該是川普發動無差別關稅戰的初衷之一。川普本來就以無同情心、無悲憫心著稱,對中國人只會更無情。
我從來承認中國有問題,同樣也承認中外貿易尤其中美貿易有問題,如智慧財產保護、市場準入不平衡等,但解決之道應是規則而非無差別暴力。不是沒有解決方案,個人視野所及,2015年啓動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就是一個不錯的選項。TPP通過透明規則促進公平貿易,同時推動成員國經濟整合。根據亞洲開發銀行估算,若TPP全面實施,可爲成員國GDP貢獻1.1%-1.7%。如果不是川普2017年悍然退出TPP,如果一直美國強勢主導TPP,堅持以規則重塑全球貿易,何至積重難返而有今日之亂局。
除了TPP,還有如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多邊機制,也在推動自由貿易的正常化與制度化。2023年,RCEP成員國貿易額佔全球30%,已然展現合作潛力。總之大路朝天,原本不是無路可走。
四、最後的立場:站在普通中國人一邊
明明有可行方案,棄之不用,最後非要以病急爲由亂投醫,猶如《水滸傳》裏的李逵,大街上掄起板斧朝人羣胡亂砍將過去,只顧自己殺得痛快,不在乎一排排滾滾落地的人頭多麼無辜。這種李逵式治國風格甚至比無差別關稅戰更可怕,須知,捏在川普手上的可不是李逵的三尺板斧,而是世上最強者美國的國家暴力。這是對全世界的威脅。當他這樣無差別劍指中國時,更是對每個普通中國人的威脅。
*作者為獨立學者。本文原刊FT中文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