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將美國對中國關稅提高至125%,結合先前因芬太尼問題對中課徵的20%關稅,累積關稅達145%,而中國也宣布對美關稅提高至125%進行反制。對此,前立委蔡正元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中表示,中國有底氣,美國去年GDP約28兆美元,中國約18兆美元。但美國儲蓄率僅15%,也就是4兆美元,而中國儲蓄率達45%,一年有8兆美元,因此中國有實力和人民借錢,不需和他國借錢。
蔡正元表示,中美5月底一定會達成協議,針對現在即刻適用的145%關稅,毛利率高的公司較無影響。中國政府目前拿出大量現金進行應對。中國了解川普決策特徵,因此習近平、王毅等中國高級幹部對此事不發表態度,僅透過新聞媒體發聲。因為中國知曉中美雙方後續勢必會再進行談判,因此採用冷處理。
對於美國對中國課徵145%高關稅,蔡正元說明,美國進口商向中國出口商下單的金額不包含關稅,進口商需自行負擔關稅金額,因此美國進口商會希望出口商、大盤商和零售商各環節共同吸收關稅。且中國工廠具成本、速度和品質優勢,因此進口商也無法選擇其他關稅低的國家進口商品。美國因為對中國課徵高關稅,美國消費者需承擔相當大的關稅份額,關稅於市場上分攤,造成市場混亂。
台灣方面,蔡正元認為,台灣不須擔心,因為美國不是特別針對台灣,保持平常心即可。因為美國對台灣課徵的關稅會與其他國家一致。蔡正元判斷,未來美國關稅調整,各國皆會在25%以下,因此不用著急。若未來美國對台課徵20%關稅,也不會有過大影響,台灣出口商毛利率約25%,20%關稅不會完全由台灣吸收,因此台灣毛利率會減少,但不會完全消失,廠商獲利減少,股票也可能小幅下跌。
針對台積電到美設廠計畫暫緩,以此為籌碼與美國談判的說法,蔡正元認為,應該做但時間晚了,因為目前已經和美國達成協議,再改就失了禮數。對美國、國際事務要有耐心,不要過於急躁,重大領袖不會把台灣事情看得太重。台積電的計畫不該再更動。台灣的生存之道是不要得罪任何國家,不要樹立敵人,是最重要的保護國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