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源觀點:美中貿易戰延長賽的攻與防

2018-10-18 07:00

? 人氣

遺憾的是,去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十九大)之後,習近平政府更加集權並收緊對人民的控制。再者,近年中國在國際間的表現,也突顯出其不但不是負責任的大國,還是「選擇性的利害相關人」(A Selective Stakeholder),亦即國際體制若符合中國利益,就會積極參與或加以捍衛,但對中國較不利或無助其政治目的者,便從中破壞。這些似乎都證明了美國過去的舒緩情境、負責任的國際體制參與者等假設錯誤,導致中國得以在美國眼皮底下,漸漸崛起並能與美國霸權叫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今,體認到過往對中政策假設偏誤的美國,開始重塑對中政策,而美中貿易戰就是一個手段。所以,除非在中國願意「主動」退回到和平崛起的狀態之前,否則在美國重回全球絕對領導地位前,美國政府不會輕易罷休。當前的貿易制裁措施恐怕只是序曲,期中選舉結束亦非熄火的時點,更可能是另一場角力的開始。

美、中及全球GDP減損程度尚有限

從前述分析可知,貿易戰似乎走向了一個延長賽,短期內難以結束。那麼,現階段美中貿易戰造成的經濟成本有多高?

就總體經濟的角度切入,關稅拉高會讓廠商進口成本增加,進而推升通膨。在消費者所得不變下,通膨提高等同於實質購買力下滑,將削弱調高關稅國的內需,讓其進口減少(進口品價格彈性絕對值愈大,關稅的衝擊就愈大),最後透過外溢效果影響全球貿易量及相關出口國家;其次,通膨上揚,也會迫使具有通膨目標的央行採取較緊縮的貨幣政策(圖2)。

20181008-(圖2)美中貿易爭端影響傳遞途徑。(作者提供)
(圖2)美中貿易爭端影響傳遞途徑。(作者提供)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資料可知,美中兩國進口品價格彈性值都接近1,也就是1%的價格上漲,約造成兩國相應的進口品需求量減少1%。若就目前美國對貿易規模500億美元及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分別課以25%及10%的進口關稅、而中國對美國500億美元及600億美元商品分別課徵25%及10%關稅進行估算,美國與中國會各增加325億美元及185億美元的進口成本;若假設進口品價格彈性值等於1,則合計的關稅成本以美國與中國的經濟規模分別為20兆美元及13兆美元換算,將影響美國一年GDP達0.25個百分點,影響中國一年GDP達0.39個百分點。

今年3月,彭博社(Bloomberg)也做過類似評估,即假設當美國調升10%(20%)進口品關稅, 其他國家也針對美國進口品調升10%(20% ) 關稅的情境下,2018至2020年全球GDP相對於基準預測累計將減少0.6(1.2) 個百分點,相當一年拉低全球GDP達0.2(0.4)個百分點(圖3)。7月16日國際貨幣基金(IMF)公布的報告也指出,若檯面上的貿易制裁措施都上路,2020年全球GDP將比基準預測少0.5個百分點,而這個數字都與前述假設進口品價格彈性值等於1所推估的狀況相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