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自臺灣:《美國華人史》選摘(2)

2018-10-13 05:10

? 人氣

在這重重規定之下,導致臺灣的留學大軍成員幾乎都是最聰明且企圖心最強烈的年輕人。毫無疑問的是,這段時期能取得獎助金前往美國留學者(赴美後必須擔任教學或研究助理),大多是名校臺大的校友,而且他們的背景幾乎都集中於應用物理學與工程學的相關科系。就算是從名望稍遜於臺大的學校畢業,許多畢業生也會找到前往美國留學的門路。某些人會申請幾十甚至幾百間美國學校,直到某家願意提供獎學金。也有人取得入學許可,但沒有申請到獎學金,於是透過別的管道求助,例如向親友借貸,或設法獲得美國教會與基督教組織的贊助。這種狀況創造出一個非常特別的美國華人移民社群。一方面這些移民在某種程度上都具備勇氣、企圖心與冒險精神等條件,但另一方面美國華人社群之所以會出現這個新的群體,也是因為他們在學業上的表現特別傑出,才會獲得青睞—而選擇他們的學校有權決定他們能否實現自己的夢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許多臺灣學生抵美時,美國正歷經史上最激烈的文化轉變過程。一九六○年代是美國年輕人反叛與挑戰社會體制的時代。為了回應這些挑戰,美國社會不得不在一九七○年代進行自我改造。因為社會動盪不安,就連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也備感困惑,但許多臺灣留學生自小生長在飽受壓迫的社會氛圍中,如今眼看美國如此開放,政府面對人民反叛常常不得不讓步,心裡的感受想必更是震驚不已。那是個眾聲喧嘩的年代,美國社會內部的各個不同族群變得越來越激進好鬥。女權日益高漲,要求通過《平等權利修正案》(Equal Rights Amendment)的呼聲喊得震天價響。美國社會有三分之一大學學齡人口認為婚姻制已經過時了。金恩博士遇刺導致民權運動的理想主義破碎,一批新的黑人領袖崛起,其中許多人嚷嚷著要革命,要用暴力手段推翻美國政府。

1967年,以美國大學生為主力的反越戰抗議示威在各地進行。(wikipedia/public domain)
1967年,以美國大學生為主力的反越戰抗議示威在各地進行。(wikipedia/public domain)

那是個社會大眾幻滅的時代,政府威信蕩然無存。尼克森總統曾誓言終結越戰,但卻還是派部隊到柬埔寨去阻止北越把武器運往南越給當地的越共游擊隊,為此許多美國學生深感遭到背叛。這個決策引發許多美國大學校園的暴動,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Kent State)有四位學生喪生。贖罪日戰爭(Yom Kippur war)於一九七三年爆發後,因為美國選擇力挺以色列,觸怒了阿拉伯國家,結果他們選擇用大幅提高出口原油價格來報復美國,而美國各大石油公司更是趁火打劫,把油價抬得更高,結果導致美國國內汽油價格飆升。德、日這兩個二戰期間的美國敵國也在一九七○年代崛起,成為美國經濟的競爭者,導致美國在二十世紀首度出現進口多於出口的情況。在美元幣值大跌的同時,通貨膨脹率也飆升到百分之十以上。由於幣值下跌的速度比國內薪水漲幅還要快,美國中產階級享有榮華富貴的美夢也開始動搖了。

在越戰、政府貪腐與國家經濟問題的多重刺激之下,許多美國青年變得憤世嫉俗,拒絕被社會體制同化。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決定挑戰社會體制,其手段包括排拒消費主義,蔑視美國的大企業,並且以各種方式尋求精神體悟。他們群聚形成嬉皮社群,靠耕種自給自足。他們自發自願地選擇接受了某種泯除階級界線的制服:單寧布牛仔褲。在摒棄傳統布爾喬亞價值之後,他們用各種方式來實驗另類生活,包括同居不婚、同性戀,還有沉迷於迪斯可與毒品中。許多人覺得這些改變頗具解放身心的效果,但其他人卻認為這些終究是愚蠢的享樂主義,象徵著美國文明的衰亡。

美國華人史_立體書封(遠足文化提供)
《美國華人史》立體書封(遠足文化提供)

*作者張純如,著有《蠶絲︰錢學森傳》(Thread of the Silkworm, 1996)、《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The Rape of Nanking, 1997)。本文選自作者第三部著作《美國華人史:十九世紀至二十一世紀初,一百五十年華人史詩》(The Chinese in America, 2003)(遠足文化)是她第三本也是最後一本著作,張純如已於2004年11月離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