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珠專文:獨立與自由的交響詩

2024-05-02 05:10

? 人氣

地區居民的處境日益艱困,取代和平的傳教活動,來的卻是遠征的十字軍。來自西方的兵源不斷,砲火益增,部族寡不敵眾,陷入苦戰。日耳曼人以強大的軍力,在幾年內便征服道加瓦河和高亞河河畔的利沃人,迫使他們改信基督教。對付拉脫加爾人,因其首領並不特別抵抗,更是輕而易舉地便將他們降服。1208 年戰火延燒至愛沙尼亞邊境。其實在此之前,日耳曼人和丹麥人早已分別向愛沙尼亞沿岸進行討伐。1208 年秋,日耳曼人和援兵齊出,進軍烏干吉(Ugangi),開始燒殺劫掠,強取豪奪,烏干吉向薩卡拉(Sakala) 求援,聯手向拉脫加爾人土地發動反擊,揭開愛沙尼亞人為獨立而戰的序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愛沙尼亞人為自由英勇奮戰,不僅在歐陸,且在薩列馬島,曾多次齊心協力地抵禦來自南方的攻擊,卻無戰績。1217 年薩卡拉首領列姆畢圖(Lembitu) 得以集結浩蕩的軍隊聯盟, 並期待來自俄國的協助,然而後者卻姍姍來遲,於是在維爾揚迪(Viljandi) 附近雙方交戰,愛沙尼亞人徹底潰敗,列姆畢圖戰死。1219 年丹麥加入征服波羅的海之爭,在來自南方的日耳曼人和紮基北愛沙尼亞的丹麥人之間爆發戰爭,勢同兄弟鬩牆,完全忘卻基督教的手足之愛。

*作者為旅俄自由作家。曾任美國《大英百科全書》中文版編輯,1996年起長年旅居俄羅斯,從事文學、攝影、翻譯等工作。本文選自作者著作《波羅的海三小國史──獨立與自由的交響詩》(三民書局)增訂二版序。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