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擔憂川普重回白宮,歐洲重新跟中國靠攏

2024-04-16 12:00

? 人氣

這些威脅讓一些人質疑,為什麼他們要追隨美國,對歐洲來說中國是比俄羅斯更遙遠的威脅,同時也是更大的經濟機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蕭爾茨所在的社會民主黨的議員、德國議會經濟政策委員會成員Bernd Westphal表示:「我們是製造業與出口導向型國家。我們的財富取決於進入國際市場的機會。」

上海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表示,美國既是歐洲的貿易夥伴,又為該地區提供安全保障,因此川普在大選中獲勝的前景對歐洲來說關係重大。中國分析人士也表示,與日益成為地緣政治競爭對手的中美關係相比,作為經濟競爭對手的歐洲與中國之間更有可能達成妥協與合作。

在2021年蕭爾茨當選總理後,德國採取了強硬的對華態度,不僅削減國家對德國在華投資的擔保,加大出口管制力度,還阻止了中國對德國公司的幾筆知名收購。

在美國和中國擁有大量業務的德國非上市工程公司通快集團(Trumpf)生產的產品種類繁多,其中包括製造高端半導體所必需的雷射器。柏林方面不允許將這些產品出售給中國,但通快集團執行長去年抨擊了德國政府,稱這是在拖延一系列無害產品的出口許可。

但最近幾個月,「情況確實有所改善,」通快集團中國區負責人Stephan Mayer表示。「我們幾乎恢復到了兩年前的速度。」

中國分析人士稱,中國政府將利用蕭爾茨此次訪華緩和與歐洲日益緊張的貿易關係,並尋求柏林方面幫助淡化歐盟近幾個月來發起的反補貼調查。德國對歐盟向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的計劃持懷疑態度,因為在中國擁有龐大業務的德國汽車製造商擔心會遭到報復。

一位德國政府高官表示:「我們不想減少與中國的貿易,而是希望增加對華貿易,同時降低風險並實現貿易多元化。」

歐洲經濟學家認為,儘管中國政府自詡為自由貿易的擁護者,但中歐出口商之間幾乎不存在公平競爭的環境。據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估計,中國政府為本國企業提供的補貼規模約相當於GDP的2%,同時還為在華經營的外國企業設置了障礙。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Moritz Schularick說,中國的做法意味著歐洲從與中國重新接觸中獲得的經濟利益將微乎其微。

「中國曾是支撐歐洲增長的動力。人們的頭腦中仍然有這種模式,」他說。「人們忽略的是,對於歐洲擅長生產的產品而言,中國現在是一個兇猛的競爭對手。」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說,歐洲正在艱難地適應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歐洲正在以往自身佔主導地位的領域與中國競爭。他說,人們會感到不安,這是一種過渡,大家都需要時間來適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