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觀察》外媒記者、農夫山泉與楓橋經驗

2024-03-21 07:00

? 人氣

法西斯群眾動員理論,幾乎是所有獨裁政權維持統治秩序的手段。中共也不例外。圖為中國兩會在北京召開。(美聯社)

法西斯群眾動員理論,幾乎是所有獨裁政權維持統治秩序的手段。中共也不例外。圖為中國兩會在北京召開。(美聯社)

「央視記者也享受了外媒待遇」,最近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一間店鋪發生爆炸事件,意外地引發了人們對央視記者和新聞打壓的嘲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發當日,央視多路記者前往現場採訪。從直播畫面看,央視記者的現場報導,仍然是「領導重視、救援及時」等主流宣傳話語,但是被他們表揚的警察和其他維穩人員並不買賬,「一視同仁」地阻止所有記者的採訪,甚至有央視記者被十幾名警察推搡、架離。在隨後發布在社交媒體上的視頻裡,這些央視記者也變回了普通記者,不識大體地宣稱「燕郊救援現場,見識了一回蠻橫無理」。

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中國記協當天發表戰鬥檄文《正當採訪是記者的權利》,更加不顧答題地提出了三個振聾發聵的問題,並給出了斬釘截鐵的回答。分別如下:記者應該進行採訪嗎?--應該。記者是添亂嗎?--不是。一紙通稿真能代替現場報導嗎?--不能。

我忍不住去看了一下中國記協官網,發現它仍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新聞界的全國性人民團體」,「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顯然,這篇戰鬥檄文中所說的記者,是指從更大的層面上維穩的中央官媒記者,而不包括全國各地真正想要報導新聞的記者,更不包括外媒記者。

央視記者想要真正地「享受」外媒待遇,恐怕尚需假以時日。網絡視頻顯示,現場真正的外媒記者遭到了大批民眾圍堵,圍堵者要求他們出示工作證。

「境外勢力」與農夫山泉

災難事故發生之後,專制政權的第一反應,往往都是隱瞞慘痛真相,扮演百姓恩主。這對於底層受害者來說,往往是傷口上撒鹽的二次傷害。因此,在十多年前,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中國底層民眾大多歡迎記者,並想方設法幫助他們進行採訪報導。外國記者達到現場,往往意味著發布不被審查的真相,也意味著國際影響,地方領導不得不加以重視,因此更加受到歡迎。但是,近年來中國官方成功的「境外勢力」講述,讓普通民眾也不顧自身利益,和官方維穩人員一起,圍攻和驅趕外國記者。

和驅趕「境外勢力」一體兩面的是「鏟除內奸」。近期愈演愈烈的「抵制農夫山泉」事件就是一個例子。

20180807-中國市場規模最大的礦泉水品牌農夫山泉,正接受中國證券業者的上市輔導作業。(取自WhisperToMe@Wikipedia)
中國市場規模最大的礦泉水品牌農夫山泉,意外遭「網暴」,指控其媚日。(取自WhisperToMe@Wikipedia)

幾乎一夜之間,農夫山泉「媚日」的指控點燃中國網絡。有網民指控稱,其品牌「茶π」包裝上「茶」字跟靖國神社的建築結構看起來相像,「π「字看起來則像靖國神社的大門。另一個品牌「東方樹葉」的設計也被指控汲取多種日本元素,如綠茶上的日本京都東寺五重塔,玄米茶上的男孩節·錦鯉旗等。這種無理取鬧竟然得到群起呼應,全國各地的網民不僅個人抵制農夫山泉,而且襲擊售賣該產品的商店,導致農夫山泉股價暴跌7%,市值急劇縮水超過200億元,日本連鎖便利店品牌711的兩家分店店主竟然宣布停售農夫山泉所有相關產品。

「楓橋經驗「與「故事理論」

習近平時代高調稱頌被人認為已經成為歷史垃圾的「楓橋經驗」,其要點被總結為: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依靠基層組織和廣大群眾,……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圍攻、驅趕外國記者和鏟除內奸抵制農夫山泉就是輿論界的「楓橋經驗」。

我曾經指出,儘管「楓橋經驗」來自上世紀六十年的階級鬥爭,是浙江省寧波專區諸暨縣楓橋區產生的依靠群眾就地監督改造「四類分子」的經驗,並為歷屆中共政權反覆利用,但是,動員和利用群眾並不是中共的發明創造,它來自居心叵測的「境外勢力」--法西斯群眾動員理論,幾乎是所有獨裁政權維持統治秩序的手段。

這也讓我想到《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故事理論」。赫拉利認為,智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講故事。通過故事,互不相識的人們可以建立信任,憑著一紙貨幣或者電子數字從事貿易;通過講故事,無冤無仇的人們也可以不共戴天,互相殺戮。他說,在二十世紀,人類主要講了三個故事:基於民族國家的法西斯故事,基於階級鬥爭的共產主義故事,和基於人權觀念的全球化故事。前兩個故事都導致仇恨和殘殺,後一個故事則是尋求愛與和平。

按照這個劃分來觀察當代中國人的命運,我們會很悲慘地發現,前兩個故事中共都講過並且還在講,其代價是千百萬人的生命;後一個故事中共一直拒絕講,因為它的傳播意味著專制的終點。

*作者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現居德國。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