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瑞觀點:臺灣的人口紅利與房價

2024-03-21 06:50

? 人氣

台灣少子化日愈嚴重,「生不如死」已是近幾年的常態,台灣總人口數驟降,反應在房價上的卻是越來越高,由於未來台灣人口將逐漸變少,支撐房市的力量將逐漸減弱,在缺少人口紅利的誘因下,對國內房市的需求可能產生重大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6.人口結構改變影響房市需求

大體而言,台灣主力購房年齡層為35歲至50歲之間的青壯年族群,而當人口結構發生重大轉變,扶養比愈來愈高,且當青壯年愈來愈難以承擔扶養義務時,則國人對房市需求也會受到影響。

台灣人口紅利的爭議

有關台灣人口紅利的爭議,可分為下列幾個部分來說明。

1.人口紅利的定義

一般而言,房地產供需與人口多寡及其遷出入的變動,為影響房價變動的重要因素,人口愈多的地區,其對房地產的需求也愈大,並形成所謂的人口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唯在經濟學中,人口紅利是指因為勞動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上升,所伴隨的經濟成長效應,它通常發生在人口轉型時期晚期,此時因為生育率下降,使得受撫養的青幼年人口減少,而當人口負擔係數小於或等於50%,此時稱為人口機會窗口期,而在房地產市場中,人口紅利通常被視為房市的「保證」,唯近期中,國內人口紅利是否對房市去化有利,卻引發爭議。

2.人口紅利影響房市需求

在房地產交易市場中,人口密集的區域,住宅需求相對較多,其房市支撐力較大,故人口增加被視為是房市利多因素;唯台灣人口目前己進入「生不如死」時期,根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元月出生人數11,023人,雖守住1萬名新生兒 關卡,年增0.69%,但死亡人數接近2萬人(19,464人),年增9.53%,死亡人數比出生多出8,441人,人口自然增加持續負成長,自2021年元月至2024年元月,連續已超過三年的「生不如死」,亦即台灣人口減少,對房市的交易需求應相對減少,若再加上近期受打炒房、升息、地緣政治風險等影響,人口密集區的房價似乎也出現動搖跡象,亦即人口紅利是否真的存在,以及政府房市政策是否影響人口紅利的認知。

3.高房價影響生育率

國內的房價所得比偏高,台北市更超過15倍,年輕人無力購屋,因此,高房價當然會影響民眾生養小孩的意願與能力,同時未能擁有房地產也是年輕人不敢生養孩子的原因之一;然而,人口負成長、少子化雖然會對房價有影響,唯只限於某特地區域,如推案量大,規模較大的重劃區,才有可能出現降價求售的情形,唯下降幅度有限,且影響不明顯。

4.人口紅利與房價變化的非對等原則

在國際政治中,對等原則又稱互惠原則,是指在國際關係和條約中,一個國家公民或法人從另一國處獲得的優惠、利益、懲罰等,應當以同樣的方式回報。若從人口紅利的觀點,則人口紅利愈高,對房市的需求愈大,緣以多的人口需要更多的房地產品以資因應,唯人口紅利與房價變化已成為非對等原則。根據內政部的統計,2022年底,全台人口最多前五大行政區分別是永和區、蘆洲區、大安區、新興區,以及板橋區,其中,永和區、蘆洲區、板橋區的房價呈現小幅上漲趨勢,年漲幅約在0.4~3.7%之間,唯台北市大安區和高雄市新興區的房價卻呈現不增反跌走勢,且降幅均超過一成,分別是-13.6%與-16.5%。顯然房價的大幅上漲已影響到房市的供需變化,並使人口紅利現象與房市需求脫勾,因而引發人口紅利的爭議。

結論與建議

經由前述的分析與說明,可據以列出本文的結論與建議如下述。

1.在房市供需市場中,人口愈多,對房市的需求愈大,故人口紅利是影響房價上升的重要指標,然而,近期的台灣房市之房價與人口似已有脫勾現象,人口紅利是否房市的利多因素,亦成為爭議的重點。

2.2015年,台灣的人口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包括總人口數減少、嬰兒出生數下降、扶養比增加,以及三級人口結構變動;由於老年人口持續增加,台灣的人口質量有持續弱化的現象,從而影響國人對房市的需求。

3.人口紅利與房價逐漸脫勾,總人口減少,房價卻仍持續上揚,唯2024年的房價已呈現緩升情形,除建議人民宜慎選進駐時期之外,同時希望新政府宜以解決民怨為主要政策,讓少數政府仍可以因為實施對的政策而能為人民所接受。

*作者為不動產專欄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