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農業已成為多國選舉的關鍵新戰場

2024-02-26 07:00

? 人氣

印度古瓦哈提市的農夫正在耕作。(美聯社)

印度古瓦哈提市的農夫正在耕作。(美聯社)

2024年進入全球「超級選舉年」,除台灣及印尼已完成總統大選外,歐盟、印度、美國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陸續舉行選舉,從今年初,一股農民示威浪潮正席捲歐洲,包括芬蘭、德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瑞士、捷克、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國家,此波抗議浪潮也外溢到亞洲農業生產大國印度,是否會掀起全球農民抗爭浪潮,致影響區域甚至全球政治版圖變更以及社會經濟動盪,引發全球關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儘管農民抗爭理由或因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是各國農民普遍感到生產成本(包括種苗、飼料、能源、運費等)不斷升高,國外廉價農產品大量搶占國內市場,加以極端氣候對農作物造成嚴重損害,使得農業經營環境越來越困難,且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包括物價上漲,民眾購賣力下降,增加成本難以轉嫁消費者),而政府施政對農業卻越來越不友善,每每將環境汙染、全球暖化、溫室氣體、排放生物多樣性喪失等,歸責於農業生產,致對農業生產處處設限(如荷蘭政府實施2030年氮氧化物和氨污染減半政策,可能導致荷蘭約30%的畜牧場關閉;法國對農藥產品的監管比鄰國更嚴格:歐盟推動綠色新政規定每個農場至少有3%的耕地用於生物多樣性和非生產性要素,並設下2030年達到有機農業佔25%,農藥減半、肥料使用減少25%的目標),並取消原有的補貼措施(如德國政府決定取消對農業的柴油税補貼);特別是在長期致力於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改善,且居於領航者地位的歐洲,不少環團和「菁英階級」的政治人物,認為綠色議程比農民生產糧食重要得多,甚至希望歐洲減少農業規模,對環境有幫助,致計畫對現有農業經營處處設限,預計實施綠色新政後,歐盟境內農業生產將下降7%至12%。

歐盟委員會為了環保,實施嚴苛農業環境限制,導致農民收入變少,生產成本升高,事先又未與農民充分溝通,且欠缺完整的配套規劃,即逕行推動影響農民生計的政策,終於引燃農民怒火,走上街頭,值得台灣新政府引以為戒!

 

歐洲農民表達對行政官僚不彰、不斷上漲的燃料成本、較高賦稅、過嚴及過多保護環境標準措施、廉價農產品進口增加及歐盟豁免烏克蘭農產品入口關稅的強烈不滿,已迫使相關政府陸續做出妥協,例如法國政府承諾為他們提供更多保護,包括更好地控制進口和向農民提供額外援助,歐盟委員會計畫撤回2030年農藥使用量減半的提案並允許採取更廣泛的措施控制烏克蘭穀物進口等,是否進一步延宕歐盟推動的農業轉型和綠色新政(如「歐盟綠色政綱」、「從農場到餐桌」、「生物多樣性策略」),進而影響到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預期目標,值得持續關注。事實上歐洲農民不滿的原因如農業收入降低,國外廉價農產品入侵,環保標準提高等,同樣存在歐洲以外的地區,當地農民是否走上街頭,恐只欠政治東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